未了君亲事,宁辞行役劳。
一身多异域,孤枕捍江涛。
肃肃闻哀雁,悠悠付浊醪。
无心取相乐,相泣慕荆高。
未了君亲事,宁辞行役劳。
一身多异域,孤枕捍江涛。
肃肃闻哀雁,悠悠付浊醪。
无心取相乐,相泣慕荆高。
这首诗《舟中》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舟中的情景,表达了对君亲责任的深沉思考与对远方异域的深切关怀。
首联“未了君亲事,宁辞行役劳”,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尚未完成对君王和亲人的责任,即便劳苦奔波也在所不辞,展现了其忠诚与担当的精神风貌。
颔联“一身多异域,孤枕捍江涛”,进一步描绘了舟行于江海之上的景象。诗人独自一人,漂泊在广阔的异域之中,枕着孤独面对汹涌的江涛,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颈联“肃肃闻哀雁,悠悠付浊醪”,通过听到哀鸣的雁声和饮下浊酒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悲凉而悠远的氛围。雁声哀鸣,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而浊酒则成为诗人排遣愁绪的方式,两者交织,更添几分凄美与深沉。
尾联“无心取相乐,相泣慕荆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荆轲的仰慕之情。荆轲以其英勇赴义之举,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人物。诗人虽无意于世俗的欢乐,却对荆轲的壮志和牺牲精神深感敬佩,流露出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崇高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舟行江海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国责任的坚守、对远方异域的关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崇敬,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名缰驱远役,挈挈未遑安。
春只雨中过,花从客里看。
水声添昨夜,风力尽馀寒。
但喜前程阔,不愁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