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寿山木鱼韵》
《和寿山木鱼韵》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透出波澜外,横身任探寻。

只知打我腹,不觉痛他心。

香积晨炊熟,秋廊夜月深。

重重报君道,千眼是观音。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木鱼的形象与寓意,巧妙地融入了佛教文化中的“千眼观音”概念,展现出深刻的哲理与寓意。

首句“透出波澜外,横身任探寻”,以木鱼在波涛汹涌中横卧的姿态起笔,象征着木鱼虽身处纷扰世间,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为外界所动。这不仅描绘了木鱼的物理状态,也隐喻了修行者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超脱。

接着,“只知打我腹,不觉痛他心”,通过木鱼被敲击时的感受,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慈悲与智慧。木鱼“打我腹”意味着佛法的教诲如同敲击木鱼,直接触及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反思自我,而非伤害他人。这种描述体现了佛教中“以戒为师”的理念,强调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净化心灵,而非伤害他人。

“香积晨炊熟,秋廊夜月深”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融入其中,晨间的香积寺炊烟袅袅,夜晚的秋廊月色深沉。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更暗示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无论是清晨的劳作还是夜晚的静思,都是修行的一部分,体现了佛法融入生活的哲学。

最后,“重重报君道,千眼是观音”一句,以“重重”强调了佛法的深远与复杂,需要层层深入去理解与实践。同时,将木鱼与观音联系起来,寓意木鱼作为法器,其敲击之声如同观音菩萨的千眼,能够洞察众生的苦难,给予指引与救赎。这一联结不仅深化了木鱼的象征意义,也体现了佛教中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以及佛法对众生的普遍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木鱼这一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日常生活与佛教哲学,展现了佛法在世俗生活中的实践与影响,以及其对个体心灵的深刻启示。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菩提坛

菩提坛上紫烟横,月色真怜此夜明。

清汉风澄祇树影,上方僧定梵钟声。

幡缘有相心无象,镜本无尘物有情。

一悟碓前筛米意,便应祝发学无生。

(0)

马鞍冈

仙仗飞黄御九重,太平仪卫自雍容。

由来海国钟神秀,长向天闲护六龙。

(0)

海珠饯别·其一

狂澜东注象溟雄,砥柱天南在此中。

晓日梵宫销万劫,秋光祖席送孤蓬。

萍踪冉冉随流水,云树茫茫接太空。

捧檄不须重怅望,从来清白是家风。

(0)

春台惠纪·其二

拜祷江神朝复昏,其如洪涝合西昆。

浮天水送千溪沫,入夜潮添三丈痕。

巨浪撼城城欲堕,长堤覆树树微存。

宪台拯溺凭高阁,号泣苍旻几断魂。

(0)

走笔和玉田见示之作

望六年来大欠强,远心犹自不知量。

看花庭院迎风舞,灌药阶除引日长。

松竹入云偏碍日,蒹葭隔水未飘霜。

仙翁倘许时过话,唤婢烹鲜仆洗觞。

(0)

走笔·其三

阴晴应是互根原,赋就熹微日在门。

暖入梅花迷蝶梦,青归竹叶护龙孙。

频看新历知春到,惯啖香芹幸老存。

閒向芸窗读周易,一端真趣与谁论。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