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应是互根原,赋就熹微日在门。
暖入梅花迷蝶梦,青归竹叶护龙孙。
频看新历知春到,惯啖香芹幸老存。
閒向芸窗读周易,一端真趣与谁论。
阴晴应是互根原,赋就熹微日在门。
暖入梅花迷蝶梦,青归竹叶护龙孙。
频看新历知春到,惯啖香芹幸老存。
閒向芸窗读周易,一端真趣与谁论。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充满了生活哲理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联“阴晴应是互根原,赋就熹微日在门”以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开篇,暗示了自然界中阴晴变化的根源在于相互依存的关系,黎明时分的微光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暗含着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颔联“暖入梅花迷蝶梦,青归竹叶护龙孙”则将视角转向了春天的景象。梅花在温暖的阳光下绽放,吸引着蝴蝶翩翩起舞,仿佛进入了梦境般的美丽世界;而翠绿的竹叶则守护着新生的竹笋,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成长。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和自然和谐的赞美。
颈联“频看新历知春到,惯啖香芹幸老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和对生活的满足感。频繁翻阅日历,得知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而习惯品尝香芹,即使年岁渐长,也能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节气的深刻理解。
尾联“闲向芸窗读周易,一端真趣与谁论”则展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在芸窗(书斋)中阅读《周易》,寻求生活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但又感叹于这种深邃的智慧难以与人分享。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哲学的深入研究,也流露出了一种孤独而深刻的思考状态,以及对与他人交流智慧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换、自然景观、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命循环、时间流逝、生活智慧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