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提坛》
《菩提坛》全文
明 / 郭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菩提坛上紫烟横,月色真怜此夜明。

清汉风澄祇树影,上方僧定梵钟声。

幡缘有相心无象,镜本无尘物有情。

一悟碓前筛米意,便应祝发学无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菩提坛上静谧祥和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清风、树影以及梵钟声交织出的禅意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有形与无形、物质与精神、动与静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意境。

首联“菩提坛上紫烟横,月色真怜此夜明”以“紫烟”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与明亮的月色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夜晚独特的宁静之美。颔联“清汉风澄祇树影,上方僧定梵钟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和谐的意境,清风拂过,树影婆娑,僧人静坐于高处,梵钟悠扬,整个画面仿佛被一层淡淡的禅意所笼罩。

颈联“幡缘有相心无象,镜本无尘物有情”则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思考。幡上的图案代表了外在的世界,而心中却无固定的形状或形象,暗示着内心的自由与无限可能。同时,镜子虽无尘埃,但映照出的是外界的万物,体现了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的相互关联。

尾联“一悟碓前筛米意,便应祝发学无生”则是对全诗主旨的升华。通过一个简单的舂米动作,诗人启发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悟到生命的无常与空性,从而选择修行,追求无生之境。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也表达了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寻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独到见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棐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笃周。幼从湛若水学,与闻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传封七夫人御札将出。棐谏诤,事乃罢。后终官光禄寺正卿。有《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
猜你喜欢

将如江门系舟海珠寺谒李文溪新复祠像

峥嵘起孤根,四面迥无隣。

云是文溪筑,当作李公墩。

屹立彼中流,以墩肖于人。

废兴无定主,此事亦迷沦。

万物理固然,自馀何纷纷。

瞻像绕三匝,感慨复何言。

藤萝附高木,得意干青云。

惟有夕阳鸦,江水自冬春。

(0)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其三

高堂今宴会,明日就泥途。

保命欲骞举,忘身在网虞。

涉江防滟滪,即陆愁崎岖。

嗟予将安之,平地成险阻。

(0)

台城路.为余素盦题词砚斋品砚图

松窗涵蓄澄泥影,帘栊顿收凉意。

石骨镌苔,溪腴范雪,昼锦犹生苍翠。商量位置。

费月斧云斤,百船娟媚。

坦腹安排,田田一点照心地。

霜红头白老去,向汀茫自写,肘方奇字。

枕畔琴丝,灯前笛谱,并入蟾蜍残泪。女天无计。

叹袖手人间,鼠肝虫臂。若问前身,玉皇香案吏。

(0)

浣溪纱·其一次介甫韵

往事凄凉欲断魂。愁痕渐与草痕匀。

可堪消遣奈何春。

飞燕双双能语客,落花点点正撩人。

香车惆怅是前尘。

(0)

水调歌头.痴萍邀饮,赋赠

且莫悲秋去,尝试踏歌来。

眼前屈子余子,坛坫几骚才。

都付大江东去,剩有青山无语,劫换六朝灰。

楚泽尚今古,谁上问天台。烹肥羜,沽美酒,酌金罍。

浮云人世富贵,春梦一场回。

未若登山临水,还与唱予和汝,笑口向人开。

我语惟卿解,欢饮快吾杯。

(0)

天仙子.游虎溪白鹿洞

虎溪白鹿留胜迹,满山苍翠秋如滴。

乱山荒冢四无人,馀乱石。

苍苔滑,犹道是、神人窟宅。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