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凄凉欲断魂。愁痕渐与草痕匀。
可堪消遣奈何春。
飞燕双双能语客,落花点点正撩人。
香车惆怅是前尘。
往事凄凉欲断魂。愁痕渐与草痕匀。
可堪消遣奈何春。
飞燕双双能语客,落花点点正撩人。
香车惆怅是前尘。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浣溪纱·其一》次介甫韵,作者傅熊湘,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和怀旧的画面。首句“往事凄凉欲断魂”,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的深深感慨,内心悲凉至极,仿佛魂魄都要被过去的记忆撕裂。接着,“愁痕渐与草痕匀”一句,通过比喻,将内心的愁绪与自然中的草木痕迹相融,渲染出一种凄迷而深沉的氛围。
“可堪消遣奈何春”进一步揭示了词人对春天的无奈,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然而在词人心中,却成了无法排解的愁苦之源。“飞燕双双能语客”借飞燕成双的形象,反衬出自己形单影只的孤独,而“落花点点正撩人”则以落花的飘零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一句“香车惆怅是前尘”,词人借“香车”这一富贵象征,表达对往昔荣华的追忆和如今的失落感,惆怅之情如同尘封的记忆,难以抹去。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昆山之阳石齿齿,倒落尘埃惰不起。
昔日吞咽高天云,今旦弃掷潢污水。
洛阳名工名卞和,一日三顾重挲摩。
庙堂宝器不终没,手持沙石亲研磨。
圭之璧之称厥材,光阶光照千门开。
天子曰咨联有庆,一朝携上建章台。
建章他年世宝垂,雍容华贵生光仪。
沈檀为匮锦为里,岂念生来顽石姿。
不学荆台三献璞,惨遭谗毁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