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大庾新楼呈郑仲远年契》
《题大庾新楼呈郑仲远年契》全文
宋 / 张九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忆昔衡门不胜愁,忽惊甍栋半空浮。

朝披爽气山围坐,夜发清吟月满楼。

公事早休帘迥昼,圜扉常静草连沟。

已闻名姓传天上,行看骑鲸隘九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lóuchéngzhèngzhòngyuǎnnián
sòng / zhāngjiǔchéng

héngménshèngchóujīngméngdòngbànkōng

cháoshuǎngshānwéizuòqīngyínyuèmǎnlóu

gōngshìzǎoxiūliánjiǒngzhòuhuánfēichángjìngcǎoliángōu

wénmíngxìngchuántiānshàngxíngkànjīngàijiǔzhōu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登上大庾新楼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比和映衬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内心世界与外部景物的深刻感悟。

"忆昔衡门不胜愁,忽惊甓栋半空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记忆的追思和对现实环境的震惊。"衡门"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甓栋"则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如屋檐、椽子等。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示出一种由低沉到振奋的心路历程。

"朝披爽气山围坐,夜发清吟月满楼。"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新楼中的日夜生活。白天,诗人坐在被山峦环抱的环境中,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夜晚,则是在明亮的月光下,在楼上吟咏诗词。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公事早休帘迥昼,圜扉常静草连沟。"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公事"指的是官方或公共的事务,而"帘迥昼"则意味着白天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射进室内,给人以温暖和安宁之感。"圜扉常静草连沟"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幽静无声的小院,其门扉总是关闭,四周长满了草,而水流则在小溪中缓缓前行。

"已闻名姓传天上,行看骑鲸隘九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抱有的希望和梦想。"已闻名姓传天上"意味着诗人的名字和声誉已经传遍天下;而"行看骑鲸隘九州"则是借用了古代神话中鲸鱼托举大鹏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志向远大,不仅要在文学艺术上有所成就,还希望能够跨越常规,达到更高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楼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个人成就、自然美景以及生活宁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九成
朝代:宋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猜你喜欢

送刘成道

客中仍送客,羸病若为心。

沿路万千景,费君多少吟。

出门梅雨滑,浮棹浙河深。

莫放旅愁起,闻蝉思旧林。

(0)

赠孙花翁

我生头发未燥时,花间已歌花翁诗。

我发既长今渐白,犹见花翁好颜色。

举酒祝翁寿百年,我为诗孙戏翁边。

(0)

答阎求仁谢参寥彦温访于坟所

老濞城西木半摧,昆崙冈下路新开。

故人此地衔忧去,禅客他时问疾回。

闻为树风增永感,却因水鸟證西来。

已谋寒食驱羸马,细听清谈动玉哀。

(0)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其四

囊中玉色已经餐,醉拂丝桐坐杏坛。

应笑倦游尘滓客,鬓毛萧瑟事铅丹。

(0)

题来青馆

客梦成时夜向阑,幽泉挟雨响潺潺。

清魂便觉超尘世,何况真栖岩石间。

(0)

端午贴子词.皇太子宫五首·其四

居仁堂上薰风满,閒把骚章子细看。

令节岂徒供黍楝,巧言端欲戒椒兰。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