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门事业学须彊,俚耳从来笑折杨。
诡遇得禽非我事,但知无有是吾乡。
圣门事业学须彊,俚耳从来笑折杨。
诡遇得禽非我事,但知无有是吾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态度。
“圣门事业学须彊”,这里的“圣门”指的是朝廷或官方的教育机构,“事业”是指学问和仕进之途,“学须彊”则意味着学习和追求功名应该坚定不移。然而,诗人接下来却用“俚耳从来笑折杨”表达了一种轻视世俗功名的态度,“俚耳”指的是乡愚之人的耳朵,不懂得高深的音乐;“从来”即自古以来;“笑折杨”则是比喻用来形容对那些追求功名的人的不屑一顾,好像在嘲笑他们如同折断了杨柳一样。
第二句“诡遇得禽非我事”,这里的“诡遇”可能指的是偶然得到的机会或成就,“得禽”则是比喻中得到猎物,代表着功名成就;“非我事”表明这些都与诗人无关。最后一句“但知无有是吾乡”,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但知”意味着只是知道或在乎;“无有”即没有什么;“是吾乡”强调了对故乡的情感。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功名利禄,对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坚守,以及对故土深厚的情感。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
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
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
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僧貌净无点,僧衣宁缀华。
寻常昼日行,不使身影斜。
饭朮煮松柏,坐山敷云霞。
欲知禅隐高,缉薜为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