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妇》
《渔妇》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渔妇双鬟湿,波潮出没中。

手持葵鲤串,身倚蓼花篷。

要米量偏误,争钱数未工。

买鱼人莫笑,不与疍家同。

(0)
鉴赏

这首《渔妇》描绘了一位在波涛中劳作的渔妇形象,细腻地展现了她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渔妇双鬟湿”,开篇即点明了渔妇的身份,同时通过“双鬟湿”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她劳作时的辛苦与忙碌。接着,“波潮出没中”一句,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渔妇所处环境的险恶与变化无常,暗示了劳动的艰辛。

“手持葵鲤串,身倚蓼花篷”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渔妇的具体劳作场景。手持葵鲤串,意味着她正在捕鱼或整理捕获的鱼类;身倚蓼花篷,则是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作为遮蔽物,既体现了渔妇的智慧,也反映了其生活环境的简陋与自然的融合。

“要米量偏误,争钱数未工”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渔妇生活的不易。在物资匮乏的时代,每一粒米、每一分钱都显得格外珍贵,而“要米量偏误,争钱数未工”的描述,既体现了渔妇对生活的细心与谨慎,也反映了她们在物质追求上的艰难与努力。

最后,“买鱼人莫笑,不与疍家同”一句,以一种平和而又坚定的态度,表达了渔妇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自信与坚持。这里的“疍家”可能指的是另一种水上居民的生活方式,通过对比,突出了渔妇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整体而言,《渔妇》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渔妇勤劳、坚韧的形象,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秋怀诗十一首·其四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

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

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

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0)

行路难三首·其二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占城草。

(0)

戏为六绝句·其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0)

岳阳别张祜

十年蹭蹬为逐臣,鬓毛白尽巴江春。

鹿鸣猿啸虽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山疟困中闻有赦,死灰不望光阴借。

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

巫峡洞庭千里馀,蛮陬水国何亲疏。

由来真宰不宰我,徒劳叹者怀吹嘘。

霸桥昔与张生别,万变桑田何处说。

龙蛇纵在没泥涂,长衢却为驽骀设。

爱君气坚风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

洛下诸生惧刺先,乌鸢不得齐鹰鹞。

岳阳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

新钉张生一首诗,自馀吟著皆无味。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0)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0)

勤政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