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清苦禅和,了心才到安闲地。
藜床兀兀,经年打坐,颓然假寐。
却甚床边,偶闻牛斗,不知喧蚁。
怪藤条临济,饥餐困卧,方会得、个中味。
争似横江楼上,入帘栊、好山供翠。
悠悠万事,从今都付,黄粱炊里。
朝暮阴晴,定应不废,平生甘睡。
笑傍人问我,何当梦觉,为苍生起。
世间清苦禅和,了心才到安闲地。
藜床兀兀,经年打坐,颓然假寐。
却甚床边,偶闻牛斗,不知喧蚁。
怪藤条临济,饥餐困卧,方会得、个中味。
争似横江楼上,入帘栊、好山供翠。
悠悠万事,从今都付,黄粱炊里。
朝暮阴晴,定应不废,平生甘睡。
笑傍人问我,何当梦觉,为苍生起。
这首元代曹光辅的《水龙吟》描绘了一位禅修者的生活与心境。开篇以"世间清苦禅和"起笔,表达了修行者在世间纷扰中的清贫与内心的宁静追求。"藜床兀兀"四句,通过描述禅者常年静坐,即使偶尔被打扰,也能安然入睡,展现出其超脱尘世的定力。
接着,诗人以"藤条临济"为喻,暗示禅者在日常生活的困顿中体验到禅意的深邃,理解了生活的真谛。"争似横江楼上"转而描绘一种世俗的享受,即在江楼之上欣赏美景,与禅修的清苦形成对比,但诗人认为这些都不如禅者的简单生活和无欲无求。
"悠悠万事,从今都付,黄粱炊里"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将一切烦恼看作是过眼云烟,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最后,诗人以"朝暮阴晴,定应不废,平生甘睡"收束,强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坚守内心安宁,甘愿沉醉于睡眠之中,直到为苍生而醒。
整首词以禅宗思想贯穿,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朱夏久不雨,川源条然涨。
三潮渺相连,狂风蹴高浪。
蛟龙递出没,鱼鳖随浩荡。
群山悄低徊,阡陌失背向。
嗟嗟圩中田,一埂安可障。
去年已大潦,十户九凋丧。
幸赖官廪实,嚣嚣命所仰。
官廪今已空,农事未敢望。
理水竟无术,祈祷俟灵贶。
退寸复进尺,潮势颇难量。
彼苍罪斯民,杀戮不以杖。
令人思禹功,巍巍百王上。
陈子勇于退,退无十椽屋。
邻家颇好事,借宅并山隩。
堂庑稍宽静,垣墙亦新筑。
春渠涨朝雨,涓涓漱寒玉。
呼童种瓜果,教仆洗松竹。
身虽在城郭,志实寓溪谷。
诵持方广经,一餐止蔬粟。
所喜远膻腥,佛事要清肃。
弗学陶长官,持杯媚秋菊。
弗学屈大夫,含悲葬鱼腹。
唯慕金粟老,不二常具足。
若许浪士游,时时跨黄犊。
木杯足蹑浮惊湍,却爱五峰如戏鸾。
一锡飞来卓出苍玉髓,又有黄金百镒藏蒲团。
道人得道每如此,倏来忽往非生死。
丛林成就八百年,香厨日供三千指。
讷师今亦浮杯徒,问答言词泻秋水。
脱去儒冠披坏衣,一生长在名山里。
殷勤笑我骑鲸鱼,诗狂酒怪何时已。
七言哦罢欲无言,坐看峰头片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