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林道会归平阳》
《送林道会归平阳》全文
宋 / 王朝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研朱点易已多年,洞底烟霞别有天。

千里漫来骑只鹤,一官归去领群仙。

药炉煖养烧丹火,茶灶晴分瀹茗泉。

安得尘襟都扫却,相从细读悟真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índàohuìguīpíngyáng
sòng / wángcháozuǒ

yánzhūdiǎnduōniándòngyānxiábiéyǒutiān

qiānmànláizhīguānguīlǐngqúnxiān

yàonuǎnyǎngshāodānhuǒcházàoqíngfēnyuèmíngquán

ānchénjīndōusǎoquèxiāngcóngzhēnpiān

注释
研朱点易:研磨朱砂写字。
烟霞别有天:如仙境般的景象。
千里漫来:长途跋涉而来。
骑只鹤:骑着仙鹤。
药炉:炼丹炉。
烧丹火:炼制仙丹的火焰。
茶灶:煮茶的炉灶。
瀹茗泉:烹煮茶水的泉水。
尘襟:心中的尘埃。
悟真篇:领悟真理的篇章。
翻译
研磨朱砂写字多年,洞中景象如仙境般独特。
长途跋涉骑着仙鹤而来,辞官归乡带领一群神仙。
炼丹炉中温暖着炼制仙丹的火焰,晴日下煮茶的茶灶分发甘甜泉水。
如何能拂去心中的尘埃,与你一同细细品读领悟真理的篇章。
鉴赏

这首诗是王朝佐在宋朝创作的,名为《送林道会归平阳》。诗中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道家修炼之术的描绘。

"研朱点易已多年"表明作者对于儒家经典有着深入的研究,"洞底烟霞别有天"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千里漫来骑只鹤,一官归去领群仙"用了道家的修炼成仙之意象,形容林道会的高尚地位和他的归去。

"药炉煖养烧丹火,茶灶晴分瀹茗泉"则具体描绘了道家修炼的场景,其中"药炉"指的是煉制丹药的炉子,"茶灶"则可能是指用来沏茶的陶灶,这些都是道家的生活细节。

最后两句"安得尘襟都扫却,相从细读悟真篇"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能够脱离世俗纷扰、共同探索道家修炼之术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林道会归去的送别,表现了作者对友情和道家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朝佐
朝代:宋

王朝佐(一二一五~?),字子材,庐江(今属安徽)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年四十二。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三。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送陈清桥遵化司谕

可能无尺寸,虚此鬓头花。

三辅试青简,诸生朝绛纱。

蓟云寒竹笈,边月静年华。

长日谈经处,知君擅九家。

(0)

无题

仙人吹断紫璚竹,黄鹤偏巢夜深宿。

银汉无声秋漏长,寸寸心明剪红烛。

青铜飞去孤鸾影,化作冰轮兔心冷。

传得嫦娥不死方,应种人间桂千顷。

(0)

芦雁图

平沙浅水带斜阳,叫破南云忆断行。

莫怪芦汀栖未稳,潇湘虽好是他乡。

(0)

四至茂屿庄作

梅雨晚初歇,人稀山更幽。

抚松看鹤下,拨藻见鱼游。

水漫无舠系,亭开有客留。

仙踪应不远,于此足忘忧。

(0)

皂河至邳州

河中新水足,空外片帆飞。

沙鸟声何碎,江蓠绿正肥。

行舟随处泊,游子几时归。

呼取兰陵酒,微吟对夕晖。

(0)

江上二首·其一

江水日东逝,飘风自东来。

水性惟欲下,扬波复牵回。

人事有顺逆,欲发还徘徊。

飘风曾几时,息棹且衔杯。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