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无尺寸,虚此鬓头花。
三辅试青简,诸生朝绛纱。
蓟云寒竹笈,边月静年华。
长日谈经处,知君擅九家。
可能无尺寸,虚此鬓头花。
三辅试青简,诸生朝绛纱。
蓟云寒竹笈,边月静年华。
长日谈经处,知君擅九家。
这首诗是明代沈一贯所作的《送陈清桥遵化司谕》。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陈清桥前往遵化任职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可能无尺寸,虚此鬓头花”,以“可能无尺寸”开篇,似乎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引出对友人鬓发斑白的感慨,暗含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感伤。接着,“虚此鬓头花”一句,通过“鬓头花”的虚设,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韶华不再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三辅试青简,诸生朝绛纱”两句,运用典故,将友人陈清桥即将赴任的场景描绘得既庄重又充满仪式感。这里“三辅”指的是古代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象征着官场的重要位置;“青简”和“绛纱”则分别代表了文官的职位和服饰,暗示陈清桥即将步入仕途,肩负重任。
“蓟云寒竹笈,边月静年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通过“蓟云”、“竹笈”、“边月”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途,面对未知的挑战和考验。
最后,“长日谈经处,知君擅九家”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在仕途上取得成就的期待。这里的“九家”可能是指儒家的九流之说,强调了陈清桥不仅在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更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智慧与才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