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清桥遵化司谕》
《送陈清桥遵化司谕》全文
明 / 沈一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可能无尺寸,虚此鬓头花。

三辅试青简,诸生朝绛纱。

蓟云寒竹笈,边月静年华。

长日谈经处,知君擅九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沈一贯所作的《送陈清桥遵化司谕》。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陈清桥前往遵化任职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可能无尺寸,虚此鬓头花”,以“可能无尺寸”开篇,似乎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引出对友人鬓发斑白的感慨,暗含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感伤。接着,“虚此鬓头花”一句,通过“鬓头花”的虚设,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韶华不再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三辅试青简,诸生朝绛纱”两句,运用典故,将友人陈清桥即将赴任的场景描绘得既庄重又充满仪式感。这里“三辅”指的是古代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象征着官场的重要位置;“青简”和“绛纱”则分别代表了文官的职位和服饰,暗示陈清桥即将步入仕途,肩负重任。

“蓟云寒竹笈,边月静年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通过“蓟云”、“竹笈”、“边月”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途,面对未知的挑战和考验。

最后,“长日谈经处,知君擅九家”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在仕途上取得成就的期待。这里的“九家”可能是指儒家的九流之说,强调了陈清桥不仅在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更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智慧与才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沈一贯

沈一贯
朝代:明

(1531—1615)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猜你喜欢

出宿环碧

逐客挑包水榭中,忽闻乾鹊噪东风。

若非闽峤安书至,即是襄州吉语通。

(0)

三叠·其四

瓦瓶侧畔设蒲龛,纵有推敲紧闭庵。

何庾诸人俱谢去,只饶和靖作同参。

(0)

又绝句二首·其二

物贵皆由楮币轻,近闻五岭亦通行。

旧时白苇黄茅里,有犬鸡声布有声。

(0)

八十吟十绝·其九

试笔懒题新郁垒,拂尘聊挂古钟馗。

斑衣纪节诸孙喜,白首添年一老悲。

(0)

八十吟十绝·其十

伯伦酒颂老叉诗,腹愤胸奇略泄之。

别著潜书并悔藁,后千百载有人知。

(0)

梅花·其一

人间不尽春来意,恰则一枝梅更疏。

待得和羹几时在,祗今风月上新除。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