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永不成眠,疏林明月上。
抚景惜清光,飘然独长往。
野径蛩乱鸣,隔溪人语响。
宿鸟绕树飞,岸草露华朗。
天香随风过,顿觉诗心爽。
弄影发清歌,逍遥脱尘网。
归卧月明处,极浦响渔榜。
四顾尽空明,此景共谁赏。
夜永不成眠,疏林明月上。
抚景惜清光,飘然独长往。
野径蛩乱鸣,隔溪人语响。
宿鸟绕树飞,岸草露华朗。
天香随风过,顿觉诗心爽。
弄影发清歌,逍遥脱尘网。
归卧月明处,极浦响渔榜。
四顾尽空明,此景共谁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美好。首句“夜永不成眠”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夜晚漫长,难以入眠,为接下来的景色描写铺垫了情感基调。接着,“疏林明月上”一句,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月光照耀下稀疏树林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明亮的氛围。
“抚景惜清光,飘然独长往”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之情,以及独自漫步于月下时的超然心境。随后的几句,如“野径蛩乱鸣,隔溪人语响”,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远处的虫鸣和溪水潺潺,感受到夜晚的生机与活力。
“宿鸟绕树飞,岸草露华朗”则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生物,描绘了鸟儿在月光下的活动和岸边草木在露珠映照下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最后,“天香随风过,顿觉诗心爽”一句,巧妙地将嗅觉与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弄影发清歌,逍遥脱尘网”表现了诗人借由月光下的身影和歌声,暂时摆脱世俗束缚,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最后一段“归卧月明处,极浦响渔榜。四顾尽空明,此景共谁赏”则以诗人归家后的情景收尾,月光下的卧室、远处渔舟的声响,以及四周的空明之境,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