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麦收二首·其二》
《麦收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去岁河溢豫,鱼子遗涸田。

直沽沮洳乡,多蝻自年年。

近闻孽类孳,督捕命亟颁。

尽力除患始,毋致日蔓延。

或云不为害,吾讵信䛕言。

或云岁常有,吾岂诿应然。

因捕致伤禾,吾已命赐蠲。

或云吏下乡,民费鸡黍钱。

蝗过幸不食,捕蝗有甚焉。

吁嗟苟姑息,嘉禾忍弃捐。

善政捍格多,抑亦难两全。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麦收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蝗虫灾害的深切关注以及治理蝗灾的决心。诗人通过对比去年洪水导致农田干涸与今年蝗虫灾害的不同情况,强调了及时采取措施的重要性。

诗的前四句“去岁河溢豫,鱼子遗涸田。直沽沮洳乡,多蝻自年年。”描绘了去年洪水泛滥后,鱼儿遗留在干涸农田的情景,接着提到直沽地区低洼地带每年都有蝗虫滋生的情况。这四句反映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接下来的“近闻孽类孳,督捕命亟颁。尽力除患始,毋致日蔓延。”表明近期得知蝗虫数量激增,朝廷立即下达命令,要求全力清除蝗虫,避免灾害进一步扩散。这体现了政府对灾害应对的紧迫性和决心。

“或云不为害,吾讵信䛕言。或云岁常有,吾岂诿应然。”这两句提出了两种观点:有人认为蝗虫不会造成危害,也有人认为蝗虫每年都有,不必大惊小怪。诗人对此表示怀疑和否定,强调不能因为传统观念而忽视问题。

“因捕致伤禾,吾已命赐蠲。或云吏下乡,民费鸡黍钱。蝗过幸不食,捕蝗有甚焉。”这里描述了在捕蝗过程中可能对作物造成伤害的情况,但诗人已经下令减免损失。同时,提到了捕蝗行动可能会给农民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但与蝗虫造成的损失相比,捕蝗行动仍然是必要的。

最后,“吁嗟苟姑息,嘉禾忍弃捐。善政捍格多,抑亦难两全。”表达了对那些姑息纵容灾害行为的不满,强调保护好庄稼(嘉禾)的重要性。同时,诗人认识到在治理灾害时,善政往往难以兼顾所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灾害治理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面临的复杂决策和执行难题。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泊弄珠亭

落日孤城返照前,危亭独立俯潺湲。

千村海气楼台上,残夜河流树杪悬。

小麦绿肥榆荚雨,斑鸠啼破杏花天。

弄珠倘遇波间女,莫惜馀光借月还。

(0)

兰亭行

荒莺眠柳千岩春,古篁丛露寒烟新。

废亭水香流晋月,永和苔字摇青发。

空山踏屐怀酒贤,卫娘弟子黄庭仙。

龙爪临波涂侧理,誓墓归来祓春水。

春波委蛇通宛委,若邪溪明缥兰美。

蔷薇洞客百屐来,蕙风吹绿梅梁开。

溪之曲泛流霞杯,五言掾醉玉未颓。

剡溪笺乞十万枚,列坐斗咏飞觥催。

主人风流雅缱绻,高丽蚕纸光银茧。

千秋绝调归草圣,狸毫戏海群鸿展。

我行荒亭日已斜,鸟迹满地纡春蛇。

昭陵玉碗龙夜读,山鬼采漆添灯花。

青山自青人已远,一片孤林被长坂。

澄心塌得定武本,貌出风规意深稳。

草肥真瘦天分寒,骏骨虽存神已损。

(0)

山中晚坐

林鸟鸣不巳,月出群山空。

万木有秋意,萧瑟成微风。

泉响人影寂,寒光澹无穷。

坐深忘万物,无累抚枯桐。

浩浩夜景移,不言悟微躬。

白云还高岭,苍烟在其中。

昏鸦畏露寒,坠叶警幽丛。

余意自兹息,归隐含愚蒙。

(0)

登涌月台望海

登临远眺极蓬瀛,万古沧波日夜横。

广野楼台争蜃出,长樯风雨射鲛生。

吴潮北折浮黄浦,越燕南归辨赤城。

谁向高台题涌月,凌空笔势挟飞鸣。

(0)

三塔寺赋得三塔

鼎立皈依地,宗分衍教年。

仙山涌阿育,华掌削金天。

牛乘连车至,龙文并藏悬。

光摇诸界合,影矗法轮圆。

定力超真宰,神功摄众权。

恒沙无量满,觉路几灯然。

證圣身俱幻,观空相欲捐。

三涂堪共指,从此不述川。

(0)

孤闷

良剑无施用刈蔬,入林抱犊曳柴车。

匡时策废閒扪虱,霸国谋成试种鱼。

破褐经年穿一角,名山此日著何书。

市中不少阳狂客,披发悲吟卧草庐。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