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日与才伯小酌追怀去腊午门赐燕》
《腊日与才伯小酌追怀去腊午门赐燕》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

一时随例沾恩泽,此日追思叹转蓬。

节叙不禁双鬓改,江湖犹幸一樽同。

柳条萱草何须问,且共天涯目断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腊日午门赐宴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首联“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以“嘉平”点出时间,暗示腊月之景,而“紫宫”则象征皇家的尊贵与庄严,通过“长筵错落”描绘了宴席的盛大与繁复,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宫廷宴会场景中。

颔联“一时随例沾恩泽,此日追思叹转蓬”转折至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荣光的怀念与今日境遇的无奈。这里的“随例”意味着按照惯例,而“沾恩泽”则指受到恩惠或赏识,但“此日追思叹转蓬”则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慨,将个人命运与飘零的蓬草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转、人生易逝的悲凉。

颈联“节叙不禁双鬓改,江湖犹幸一樽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即使在节日的欢庆中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使得两鬓斑白。然而,在这艰难的时局中,还能与友人共饮一杯,虽为幸事,但也难掩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柳条萱草何须问,且共天涯目断鸿”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比喻,柳条与萱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但诗人却说无需询问它们,而是选择与远方的朋友共同眺望天边的大雁。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远方的向往,表达了即便身处困境,也愿意与朋友共度难关,共同寻找希望与未来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其四两峰堂

踏得草鞋穿,行得汗脚损。

却换一枝藤,拄到双玉笋。

(0)

题朱伯勤千峰紫翠楼二首·其一

秀岭西头凤岭东,周遭略数一千峰。

商量没顿新楼处,顿著秾蓝酽紫中。

(0)

题小沙溪郑氏店江亭

隔水千山又万山,大江仍合小溪湾。

岸巾独立东风里,眼趁凫雏下急滩。

(0)

感秋五首·其一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0)

晚出郡城往值夏谒胡端明泛舟夜归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

奔走岂吾愿,诏书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滩声。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

添衣初懒寻,忍寒良不能。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

望关恐早闭,驱舟祗迟行。

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

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月细光未多,大星助之明。

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

(0)

贺必远叔四月八日洗儿

年年四月初八日,水沉汤浴黄金佛。

今年大阮当此时,真珠水洗白玉儿。

吾家英杰相间起,胄出关西老夫子。

公家宣和中大夫,大江之西推名儒。

六十年来谁继渠,愿儿长成读祖书,再起门户光乡闾。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