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
一时随例沾恩泽,此日追思叹转蓬。
节叙不禁双鬓改,江湖犹幸一樽同。
柳条萱草何须问,且共天涯目断鸿。
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
一时随例沾恩泽,此日追思叹转蓬。
节叙不禁双鬓改,江湖犹幸一樽同。
柳条萱草何须问,且共天涯目断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腊日午门赐宴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首联“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以“嘉平”点出时间,暗示腊月之景,而“紫宫”则象征皇家的尊贵与庄严,通过“长筵错落”描绘了宴席的盛大与繁复,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宫廷宴会场景中。
颔联“一时随例沾恩泽,此日追思叹转蓬”转折至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荣光的怀念与今日境遇的无奈。这里的“随例”意味着按照惯例,而“沾恩泽”则指受到恩惠或赏识,但“此日追思叹转蓬”则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慨,将个人命运与飘零的蓬草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转、人生易逝的悲凉。
颈联“节叙不禁双鬓改,江湖犹幸一樽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即使在节日的欢庆中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使得两鬓斑白。然而,在这艰难的时局中,还能与友人共饮一杯,虽为幸事,但也难掩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柳条萱草何须问,且共天涯目断鸿”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比喻,柳条与萱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但诗人却说无需询问它们,而是选择与远方的朋友共同眺望天边的大雁。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远方的向往,表达了即便身处困境,也愿意与朋友共度难关,共同寻找希望与未来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面貌。
隔水千山又万山,大江仍合小溪湾。
岸巾独立东风里,眼趁凫雏下急滩。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
奔走岂吾愿,诏书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滩声。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
添衣初懒寻,忍寒良不能。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
望关恐早闭,驱舟祗迟行。
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
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月细光未多,大星助之明。
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