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郎山》
《二郎山》全文
宋 / 沈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末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0)
注释
二郎山:地名,可能指某个有雪的高山。
旋:立刻,马上。
卓:竖立,搭建。
穹庐:毡帐,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住所。
塞人:指生活在边塞地区的人。
素衣:白色的衣物,这里可能指冬季的衣物。
冬末:冬季的末尾。
石烟:可能是指石头经火烧产生的烟尘。
洛阳尘:洛阳城的尘土,这里可能象征繁华或故乡之思。
翻译
在二郎山下雪花纷飞,
他迅速搭建起毡帐,如同边塞的人一样学习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花纷飞的冬日景象,背景设在二郎山下。首句“二郎山下雪纷纷”勾勒出一片洁白的雪景,给人以静谧深远之感。紧接着,“旋卓穹庐学塞人”则透露出诗人可能身处边塞之地,或者是在描述边塞生活的情景。

第三句“化尽素衣冬末老”中,“化尽素衣”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的消亡,结合“冬末老”,可见诗人对于岁月更迭、时光易逝有所感慨。

最后一句“石烟多似洛阳尘”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连。这里的“石烟”可能指的是山间升腾的雾气,而“洛阳尘”则让人联想到古都洛阳的繁华与落寞,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对雪、边塞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以及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沈括

沈括
朝代:宋   字:存中   号:梦溪丈人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生辰:公元1031~1095年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
猜你喜欢

恭承诰封母赵为恭人进四品秩从家君贵也喜而有作二首·其二

吾翁推宪法,二十五年来。

直矢何曾曲,高槐每自栽。

儿曹思养色,家国愧非才。

徒藉君王宠,殷勤效老莱。

(0)

出西郊

久积丘园思,春深始出城。

水添幽涧满,花发旧枝明。

野哭闻修祭,田炊见饷耕。

年光随眼过,几度得閒行。

(0)

送王尚书德辉还馀姚五首·其一

杳杳稽山青,茫茫舜江白。

意倦行且休,身存岁宁迫。

唐虞世已远,孔孟道未塞。

长啸凌秋空,黄花正盈陌。

(0)

汝宁道中遇雪呈蒋升之太守

畿甸一冬愁少雪,飞沙满地麦苗稀。

黄河南渡春犹浅,始见郊原白雪飞。

(0)

别待桀弟还莆

阿弟思归意转衔,高堂消息不须缄。

壶公山霁双螺峙,彭蠡湖秋一镜函。

力课圭田供黍稷,时看墟墓长松杉。

行藏羞涩那堪赠,一道清风送客帆。

(0)

沈休翁移诗见寄依韵和答

郢城白雪入诗寒,野水閒云意绪宽。

宾馆夜移听雨榻,钓船晴拂相风竿。

太丘旧德终回俗,神武先几早挂冠。

八十年来精力在,远烦诗札报平安。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