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人摇落意,今古得无同。
未减三时月,唯多四壁风。
砌虫吟蟋蟀,阶叶走梧桐。
天宇何寥廓,谁堪老此中。
骚人摇落意,今古得无同。
未减三时月,唯多四壁风。
砌虫吟蟋蟀,阶叶走梧桐。
天宇何寥廓,谁堪老此中。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屋内凄凉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情。首句“骚人摇落意,今古得无同”,借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感慨,这种情感古今相通,跨越时空。接下来,“未减三时月,唯多四壁风”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月色依旧,但屋内的风声却显得更加刺耳,暗示了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孤寂。
“砌虫吟蟋蟀,阶叶走梧桐”描绘了屋外秋虫鸣叫,落叶飘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而“天宇何寥廓,谁堪老此中”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去的无奈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变迁时的深刻思考和孤独感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天柱与天目,曾栖绝顶房。
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
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
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天涯长恋亲,阙下独伤春。
拟住还求己,须归不为身。
临岐仍犯雪,挂席始离尘。
共泣东风别,同为沧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