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风涛几千里,归路半乘舟。

此地难相遇,何人更共游。

坐经嵩顶夏,行值洛阳秋。

到寺安禅夕,江云满石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zhōusòngqīngchèshàngrénguīzhè西
táng / pín

fēngtāoqiānguībànchéngzhōu
nánxiāngréngènggòngyóu

zuòjīngsōngdǐngxiàxíngzhíluòyángqiū
dàoānchánjiāngyúnmǎnshílóu

翻译
风浪翻滚千里远,归途一半在舟中。
在这地方难以相逢,又有谁与我同游?
静坐嵩山之巅度过夏日,行经洛阳时正值秋意浓。
傍晚抵达寺庙静心参禅,江上的云雾弥漫石楼之上。
注释
风涛:形容风浪大。
归路:回家的路。
半乘舟:一半行程在船上。
此地:这里。
相遇:相会。
更:再,又。
坐经:静坐度过。
嵩顶:嵩山之巅。
夏:夏季。
洛阳:古都洛阳。
秋:秋季。
到寺:到达寺庙。
安禅:静心参禅。
江云:江上的云雾。
石楼:建有石头的楼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易相逢的感慨。"风涛几千里"一句,设定了广阔的空间背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苍茫。"归路半乘舟"则具体化了别离的情形,半途而行的舟船成为时间和空间交错的一个象征。

"此地难相遇"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悲哀,而"何人更共游"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追问,带有无限的怀念。接下来的两句"坐经嵩顶夏,行值洛阳秋"通过对季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夏日的嵩山和秋天的洛阳城,都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最后,"到寺安禅夕,江云满石楼"一句,则以宁静的寺庙环境和满楼的江云,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获得片刻宁静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季节变换的烘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闻台抨不行有感·其一

纵令宽谪籍,岂敢问朝班。

雨雪人回首,春风自掩关。

穷途出处外,垂老是非间。

爱此浮云色,翛然逝不还。

(0)

武林遇李太仆归省有赠·其一

车从都何甚,风尘意不关。

文宁狗监贵,官是马曹閒。

薄有莼鲈兴,那因桂玉还。

青门四明客,早晚向仙班。

(0)

余携大名魏生至顺德复得二赵生论文日久酒间有赠

二赵俱赵产,魏生复魏人。

已欣照乘色,重以连城珍。

再刖恒泣楚,完归翻过秦。

沾沾余自得,不作暗投论。

(0)

与故关张将军谈旧事有感

太息时才老,殷忧战地深。

毋谈旧开府,吾听忽沾襟。

卖剑中年事,伤弓此日心。

唯应解严后,归钓五湖阴。

(0)

题东洋卷

为厌人间小,沧波倘可寻。

扶桑催日动,碣石抱云沉。

未晚图南翼,长悬立极心。

乘桴吾道在,对尔欲沾襟。

(0)

赠徐使君之徐州宪作

彭城徐子地,柱后汉臣冠。

地挟黄河峻,冠凌白雪寒。

风流千骑拥,祖道万人看。

自有攀辕泪,时平借寇难。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