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徐用先程以道》
《寄徐用先程以道》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轩辕台畔雪霜寒,阴碛茫茫万里宽。

梦绕卢龙明月易,书随鸿雁朔风难。

天涯好在崔亭伯,海上终还管幼安。

应念瘴乡孤戍者,自将形影吊衰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ngxiānchéngdào
míng / yángshèn

xuānyuántáipànxuěshuānghányīnmángmángwànkuān

mèngràolóngmíngyuèshūsuí鸿hóngyànshuòfēngnán

tiānhǎozàicuītíngbǎihǎishàngzhōngháiguǎnyòuān

yìngniànzhàngxiāngshùzhějiāngxíngyǐngdiàoshuāicán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寄徐用先程以道》描绘了一幅边塞寒苦的画面。首句“轩辕台畔雪霜寒”以轩辕台为背景,渲染了严寒的冬日景象,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遥远和环境的艰辛。次句“阴碛茫茫万里宽”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辽阔和旅途的艰难。

“梦绕卢龙明月易,书随鸿雁朔风难”通过梦境和书信的传递,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卢龙是边关要塞,明月易见,但书信却难以随风送到,暗含了相思之苦和音讯阻隔的无奈。

“天涯好在崔亭伯,海上终还管幼安”借用了崔亭伯和管幼安的典故,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天涯海角,友情依旧,希望徐用先能早日归来。

最后两句“应念瘴乡孤戍者,自将形影吊衰残”直抒胸臆,诗人自比为在瘴疠之地孤独戍守的人,形影相吊,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具有浓厚的边塞诗特色。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厓门怀古

海滨头白老渔翁,今古兴亡在眼中。

罢钓一过沉玉浦,挂飘犹畏覆舟风。

珊瑚树底瞻龙衮,鹓鹭行边想贝宫。

惆怅翠华何处所,一声长啸动高穹。

(0)

春日偕诸子过东园别业分赋古梅

昨日梅花村里回,偶寻高士见庭梅。

最怜老干棱棱瘦,不似群芳草草开。

硕果岂供嘉客赏,孤根曾见太平来。

春风吹醒閒人梦,长笛一声诗兴催。

(0)

访化州李广文苍水斋中话旧

东风归路借高凉,写访先生讲学堂。

官舍一清如传舍,与乡相见当家乡。

灯前细雨留僧话,花底新寒解客装。

惆怅旧游身已老,不堪回首忆齐昌。

(0)

送周生携儿归省

秋风迢递雁南飞,前路家山入望微。

片席挂随羊角去,轻车载得凤毛归。

北堂娱老熊将和,东阁招欢蜡并辉。

想到园林多乐事,解装先理旧莱衣。

(0)

赠钝庵师

梦里初醒勿复云,水边林下恰逢君。

溪深杓柄长如许,路远芒鞋费几文。

竟发大心成佛见,不留细语遣人闻。

相期共指孤峰宿,莫旷閒房半住云。

(0)

寄本师

本师眠食今安否,某甲行藏别有因。

堂下肯容担板汉,山中甘作结茅人。

一卷怪石顽成癖,两角肥牛牧渐驯。

惭向罗浮寻旧约,年年空负洞门春。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