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去寥落,小雪碧苍茫。
兽起骇枯草,鸟归横夕阳。
薄云低引白,衰菊暗消黄。
伫立何为久,怆人非故乡。
重阳去寥落,小雪碧苍茫。
兽起骇枯草,鸟归横夕阳。
薄云低引白,衰菊暗消黄。
伫立何为久,怆人非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重阳节过后,小雪初降的野外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苍茫之美。
首联“重阳去寥落,小雪碧苍茫”点明了时间背景,重阳节已过,小雪将至,天空呈现出一片深邃的苍茫之色。寥落二字,既描绘了季节更替后的空旷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颔联“兽起骇枯草,鸟归横夕阳”通过动物和鸟类的行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宁静。兽起于枯草间,显得格外突兀,而鸟儿归巢时横穿夕阳的画面,则增添了几分悲凉与凄美。
颈联“薄云低引白,衰菊暗消黄”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地面,薄云低垂,映衬出一片洁白,而衰败的菊花在暗淡中失去了原有的鲜艳,黄花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衰落与季节的变换。
尾联“伫立何为久,怆人非故乡”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驻足凝望的思绪,既有对眼前景色的感慨,也有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伫立之久,不仅是因为景致的吸引,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一种远离故土的孤独与哀愁油然而生。
整体而言,这首《野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生命衰败以及思乡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甘雨注,三农舞。村村歌且谣,云是史君雨。
四月欲尽五月来,政恐腴田变硗土。
史君五马走青原,神龙腾骧离洞府。
翻倒银潢挟阴雾,涧溪争赴长江去,一夕良苗青尺许。
老农言,百无苦,昔忧井枯无饮处。
陂塘不得潴,鱼鳖为人取。
丁男租税且阙供,妇女徒然力机杼。
木皮草根纷可煮,何似舂粳仍饭黍。
园蔬复葱茜,不肉美堪茹。
家牛不卖曰取乳,牲肥酒香枫社鼓。
时时取欢觅邻父,醉里长歌史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