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七耒问斧》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七耒问斧》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子斧谁尔为,黑白大分别。

朝伐一樗死,暮伐千樗蘖。

尔终不自谋,几日不缺折。

(0)
注释
斧:伐木工具。
尔:你,指代不明的主体。
黑白大分别:比喻善恶、生死或重要与次要的区别。
樗:一种树木,古人常用于比喻无用之材。
蘖:树木幼芽,这里指新生的小樗树。
自谋:为自己考虑,自我打算。
缺折:枯萎断裂,形容树木被过度砍伐。
翻译
你的斧头为何砍向它们,只为区分那黑白分明的界限。
早晨砍倒一棵樗树,傍晚又砍倒上千新生的小樗树。
你终究不会为自己打算,不知何时会因砍伐过度而枯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七)耒问斧》。从艺术风格和用词来看,这首诗深含哲理,通过对斧(一种古代工具)的比喻,探讨了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子斧谁尔为,黑白大分别。”这里的“子斧”指的是持斧之人,用“黑白大分别”来形容其重要性,可解作是非选择或判断的重要性。诗人以此开篇,引出一个深刻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个体命运与社会责任的巨大差异。

“朝伐一樗死,暮伐千樗蘖。”这里通过对比早晨砍伐一棵树可能会遇到生命危险,而晚上却能顺利砍伐成千上百棵树来形容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后果影响之大。用“樗”和“蘖”来形容量的不同,强调了数量与结果之间的不成正比关系。

“尔终不自谋,几日不缺折。”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命运的无力感和对未来不可预知性的担忧。用“尔终不自谋”来指代个体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只能随波逐流;“几日不缺折”则是问询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中,能否找到一条不会导致失败或悲剧的道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斧和砍伐树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自由意志与历史必然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不仅蕴含哲理,也表现出诗人的忧虑心态及对未来不可知的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同临漳纪明府孤雁

三秋违北雁。
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夭无有阵,度海不成行。
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0)

送二兄人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柑顾怜无声。

(0)

酬杨比部员夕卜暮宿琴

闲摊檐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阴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在云端。

(0)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潭。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0)

元日述怀(一作明月引)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0)

山庄休沐(一作和夏日山庄)

兰署乘闲日,蓬扉狎遁栖。
龙柯疏玉井,凤叶下金堤。
川光摇水箭,山气上云梯。
亭幽闻唳鹤,窗晓听鸣鸡。
玉轸临风奏,琼浆映月携。
田家自有乐,谁肯谢青溪。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