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萋萋黄犊肥,半蓑残雨卧东陂。
烟深野水行人绝,家在寒林月上迟。
绿草萋萋黄犊肥,半蓑残雨卧东陂。
烟深野水行人绝,家在寒林月上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牧牛图景。首句“绿草萋萋黄犊肥”以“绿草萋萋”展现草原的生机勃勃,“黄犊肥”则描绘了小牛的健康与活力,两者相得益彰,营造出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
接着,“半蓑残雨卧东陂”一句,通过“半蓑”和“残雨”这两个意象,不仅展现了牧童在雨后悠闲地躺在山坡上的场景,还暗示了牧童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面对自然变化时的从容不迫。
“烟深野水行人绝”描绘了一片烟雾缭绕的景象,远处的野水似乎与天际相连,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这句诗通过“烟深”和“行人绝”两个词,将画面的静谧感推向高潮,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
最后,“家在寒林月上迟”一句,将视角转向牧童的归途。在寒冷的树林中,月亮已经升起,但牧童仍未到家。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牧童对家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乡村牧牛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莫笑青州太守顽,三齐人物旧安闲。
晴明风日家家柳,高下楼台处处山。
嘉客但当倾美酒,青春终不换颓颜。
惟惭未报君恩了,昨日卢公衣锦还。
秋风拂尽热,半夜雨淋漓。
绕屋是芭蕉,一枕万响围。
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
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
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尊前赋与多材,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寿阳谩斗。
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风娇雨秀。
好乱插、繁花盈首。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