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过雨莓苔滑。碧波滟滟池光阔。睡起□雕阑。
不言神思闲。晚来调瑟罢。笑语秋千下。
高枕绿杨风。隔帘花映红。
小庭过雨莓苔滑。碧波滟滟池光阔。睡起□雕阑。
不言神思闲。晚来调瑟罢。笑语秋千下。
高枕绿杨风。隔帘花映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开篇“小庭过雨莓苔滑”一句,设定了一个微湿的环境,小庭中经过细雨后的莓苔变得湿滑,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也暗示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怀。
接着,“碧波滟滟池光阔”进一步描绘了池塘中的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的景象,池水澄净,波光粼粼,反射出开阔的光线,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宽广的氛围。
“睡起□雕阑”中,“□”处应为“闲”或“梦”,诗人醒来后依然在雕刻精美的窗栏旁,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
“不言神思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不需要过多的话语,神思自在闲适之中流淌。
晚上,诗人开始调弦瑟琴,“晚来调瑟罢”,这不仅是对夜晚生活的一种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和艺术修养。
“笑语秋千下”则是一个生动的画面,诗人在秋日的午后,坐在秋千之下,与人轻声细语,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最后,“高枕绿杨风。隔帘花映红”,诗人枕着高高的靠垫,在绿意盎然的杨柳之风中,感受到自然的清凉。而窗外的花朵透过窗帘映射进来,带来了温暖的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那份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