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迥楼高,日长院静,琴声幽咽。
昵昵恩情,切切言语,似伤离别。
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
仿佛江上移舟,听琵琶凄切。休说。
春寒料峭,夜来花柳,弄风摇雪。
大错因谁,算不翅六州铁。
波下双鱼,云中乘雁,嗣音无计,空叹初谋拙。
但愿相逢,同心再绾重结。
天迥楼高,日长院静,琴声幽咽。
昵昵恩情,切切言语,似伤离别。
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
仿佛江上移舟,听琵琶凄切。休说。
春寒料峭,夜来花柳,弄风摇雪。
大错因谁,算不翅六州铁。
波下双鱼,云中乘雁,嗣音无计,空叹初谋拙。
但愿相逢,同心再绾重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石州慢》。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开篇“天迥楼高,日长院静,琴声幽咽”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寂静雅致的意境,天空辽阔,古老的建筑巍峨挺拔,午后的阳光洒在宁静的庭院中,而远处传来一阵阵琴声,如泣如诉,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紧接着,“昵昵恩情,切切言语,似伤离别”表达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那些柔和的关怀与深情的话语,如今却只能在心中回荡,带着离别的哀愁。
“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他仿佛听到朋友的琴声在高山流水之间回响,诗人随之寻觅,但又像是追逐着那不断变化的声音,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渴望。
“仿佛江上移舟,听琵琶凄切”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将琴声比作船上的琵琶声,让人感受到一股无法言说的悲凉,如同在波澜壮阔的江面上漂泊,内心充满了凄楚和孤寂。
“休说。春寒料峭,夜来花柳,弄风摇雪”这几句诗转换了一种氛围,从琴声带来的哀愁到对春天的描绘,这里的春天并非温暖,而是充满了寒冷和凄凉,花柳在夜晚轻轻摇曳,如同被风吹拂而舞动。
“大错因谁,算不翅六州铁”则是一种无奈与自责之情,诗人似乎在反思过去的错误,而那无法飞越的六州之铁则是无法挽回的宿命。
“波下双鱼,云中乘雁,嗣音无计,空叹初谋拙”这里诗人用对比手法,将自己的处境比作水中的双鱼和天上的大雁,而那消逝的声音却无法追寻,只能徒留叹息,对当初的规划和策略感到后悔。
最后,“但愿相逢,同心再绾重结”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能够与朋友再次相遇,如同旧时一般,共同编织一段新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复杂心理,同时也展示了宋代词风的细腻和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