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染黄金上柳丝。春风初转魏王堤。
啄余鹦粒珠论斛,换后鸾巢玉作枝。
寻旧梦,验新词。宜簪小萼讶红稀。
林禽一片缠绵语,肠断花阴伫立时。
又染黄金上柳丝。春风初转魏王堤。
啄余鹦粒珠论斛,换后鸾巢玉作枝。
寻旧梦,验新词。宜簪小萼讶红稀。
林禽一片缠绵语,肠断花阴伫立时。
这首《鹧鸪天》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柳丝轻舞、黄金点缀的景象,以及春风拂过魏王堤的生动画面。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好。
首句“又染黄金上柳丝”以“染”字生动地描绘了春风吹过,柳丝上仿佛镀上了金色的光辉,赋予了柳树一种高贵而生动的色彩感。接着,“春风初转魏王堤”一句,通过“初转”二字,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春风轻拂过魏王堤,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啄余鹦粒珠论斛,换后鸾巢玉作枝”,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鹦鹉啄食的场景与鸾鸟筑巢的情景巧妙结合,以“珠论斛”形容鹦鹉啄食的果实之多,以“玉作枝”形容鸾鸟筑巢的材料之珍贵,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和谐与美丽。
“寻旧梦,验新词。宜簪小萼讶红稀”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寻与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期待。这里的“簪小萼”可能指的是佩戴着花朵,而“讶红稀”则表达了对花朵凋零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新事物的期待与好奇。
最后两句“林禽一片缠绵语,肠断花阴伫立时”以林中的鸟儿为喻,描绘了一幅鸟儿在花阴下低语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其中“肠断”一词,虽有悲情之意,但更多的是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感慨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鹧鸪天》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美好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峭嵘乱石满陵冈,颜色苍润如琳琅。
神恻鬼□□□惨,牛眠虎跳深伏藏。
太湖灵壁不足数,涪水□麦熟可方。
剥苔剔藓验古刻,诸贤□□腾光茫。
如此至宝岂易得,宜檄山灵护□□。
□□□□□□□,却恐六丁下取将。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当寻蹊径。
每叹修身错路,譬如饮药加病。
逢人须是问津,有心未免击磬。
况遇先觉先知,早明不垢不净。
七情涣若冰雪,一性湛然渊静。
虚无体道合真,恬淡乐天知命。
外之寇贼消亡,内焉邦家昌盛。
初守一以处和,乃无事而生定。
教不倦称乎仁,德分人谓之圣。
故玉非琢不成,惟木从绳而正。
要明师指药物,藉元神为本柄。
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镜。
何妨常善救物,免使大惑易性。
门庭既已趣入,根株亦须穷竟。
直至出死超生,方知聋者善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