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清尊岂偶逢,十年同听禁垣钟。
豪谈发处风生席,白战酣时月映松。
应务羡君才独裕,济时愧我术偏庸。
人生适意应为福,底用凌烟阁上封。
红烛清尊岂偶逢,十年同听禁垣钟。
豪谈发处风生席,白战酣时月映松。
应务羡君才独裕,济时愧我术偏庸。
人生适意应为福,底用凌烟阁上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洪宪在宴席上的深厚情谊和畅谈场景。首联“红烛清尊岂偶逢,十年同听禁垣钟”以红烛与清酒渲染出聚会的温馨氛围,同时点明了两人相识已久,共同度过了十年的时光,这份友谊弥足珍贵。颔联“豪谈发处风生席,白战酣时月映松”生动描绘了两人交谈时的热烈与激情,仿佛席间有风起,月光下的松林也显得格外明亮。
颈联“应务羡君才独裕,济时愧我术偏庸”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自己能力的自谦,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间的尊重。尾联“人生适意应为福,底用凌烟阁上封”则以哲理性的思考收束全诗,认为人生中能够找到乐趣和满足便是幸福,不必追求名垂青史的虚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汨汨衰双鬓,迢迢向两峰。
一尘消未了,万劫入无穷。
昧谷蛟龙雨,玄冥草木风。
自惭增上慢,吁骇问崆峒。
郎今落海滨,侬亦可怜身。
不见昌阳草,何曾生要津。
侬身不下堂,郎居隔江水。
虽则隔江水,思心日万里。
昔别于何时,十载参与商。
岂是无所见,狼嘴夜夜张。
夜夜抚素琴,恻恻生怨慕。
枯桐在膝上,梧子在何处。
融融四五月,婉婉采莲女。
海上无芙渠,谁则识莲子。
低头摘荷叶,举头看月光。
归来觅剪刀,为欢制衣裳。
终日对海棠,终夜不成寐。
何以不成寐,花开侬独自。
登楼看双星,蜘蛛在楼角。
绵绵腹中丝,求匹不能得。
欢去一何久,欢来一何晏。
来时何所赠,双双云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