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城南灵岩寺四首·其一》
《游城南灵岩寺四首·其一》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偶乘清兴扣禅门,碧霭深中一径分。

响杂梵经风入树,暝侵色相石生云。

三千佛界中天见,百八钟声破晓闻。

景物役人吟未就,轻烟疏雨澹馀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城南灵岩寺时所见的幽静与神秘景象。首句“偶乘清兴扣禅门”,以“清兴”二字点出诗人兴致勃勃地探访寺庙的心情,一个“扣”字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禅门的尊敬与好奇。接着,“碧霭深中一径分”一句,通过“碧霭”和“一径分”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引导读者跟随诗人一同踏入这片未知的领域。

“响杂梵经风入树,暝侵色相石生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风声与梵音交织,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夜幕悄悄降临,光线与岩石融为一体,云雾在石上生成,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有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有寺庙特有的静谧感,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三千佛界中天见,百八钟声破晓闻”两句,将诗人的想象空间拓展至更广阔的维度。三千佛界象征着佛教世界的宏大与深邃,而百八钟声则是清晨寺庙特有的仪式感,它打破了夜晚的寂静,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宗教意义,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最后,“景物役人吟未就,轻烟疏雨澹馀曛”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思绪万千却难以言表的感受。轻烟与疏雨,余晖与朦胧,共同构成了诗人心中难以捕捉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暗示了他在美景面前的沉思与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充满禅意与哲思的寺庙之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秋日杂诗·其二

袅袅风中兰,鲜鲜霜里菊。

过期即彫残,非候不茂育。

枯菀故有时,春秋各自足。

独彼枯树株,一世少煦燠。

雨露朝不濡,鸟雀夜不宿。

百孔与千创,蝼蚁穴其腹。

那更生稊华,已矣休妄瞩。

(0)

次韵寿彭警庵舅氏

章门放棹洒然还,归奉慈帏色笑间。

绕屋碧生春涧水,登楼青送隔城山。

兴来诗思何曾灭,老至名心已渐删。

新酒熟时浇甲子,醉吟镇日自追攀。

(0)

即事呈沧洲师·其二

刍牧艰难罪不辞,烟消日出秣陵时。

再生顶踵皆君赐,三黜功名是数奇。

归梦千山惊虎豹,家园八口客耘耔。

国恩未报身焉往,鶗鴂鸣残鬓欲丝。

(0)

游渊关白云寺

翠竹苍梧高百寻,虎溪径转六桥深。

穿云石磴晴犹湿,碍日松梢午亦阴。

坐对飞泉溅落叶,听残夕梵彻寒林。

津头谁是忘机者,柔橹轻舠晓夜心。

(0)

游甘露寺憩后山亭子望大江

铁塔高临铁瓮城,天风浩浩送江声。

古来文物南徐盛,眼底楼台北固横。

渔笛乱催新月上,海门遥束暮潮平。

风流七百年间事,何处茅庵认净名。

(0)

谒杜樊川祠

杏花村上草离离,古屋斜阳漾酒旗。

知己一人牛节度,风流绝代杜分司。

曾闻战论谙兵略,只为情多看水嬉。

自去骚坛无格调,瓣香低首拜灵祠。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