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颜尚书二首·其一》
《挽颜尚书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忆昨端平际,烦公尹帝京。

解弦三辅理,免胄一军惊。

举国言尊勇,无人议敞轻。

如何开济手,寂寞向佳城。

(0)
翻译
回忆起端平年间的事情,那时您担任京城的长官。
您的治理如同解开繁复的琴弦,使整个三辅地区秩序井然,军队也为之一振。
全国上下都尊崇您的英勇,没有人会质疑您的决策。
然而,如今您却如何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孤独地躺在陵墓中。
注释
忆昨:回忆过去。
端平:宋朝年号。
尹:治理。
帝京:京城。
解弦:解除紧张局势。
三辅:古代对长安地区的称呼。
免胄:脱下头盔,表示轻松应对。
一军:全军。
尊勇:尊敬和勇敢。
敞轻:公开的轻视或批评。
开济:开创和拯救。
佳城:美好的陵墓,此处指去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颜尚书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往昔时代和历史人物的一种怀念与赞美之情。

"忆昨端平际,烦公尹帝京。"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某个特定时刻的回忆,那是一个国家政治中心的繁华景象,"端平"可能是指宋代都城开封的别称,"烦公"则是对一位重要官员或君主的尊称,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敬仰和怀念。

"解弦三辅理,免胄一军惊。"

这里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在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果断决策的情景。"解弦"比喻着迅速而正确的处置问题,而"免胄一军惊"则形象地展现了这位英雄以冷静和智慧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灾难。

"举国言尊勇,无人议敞轻。"

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句,表达了全国上下对于某位英勇人物的推崇与敬佩,而没有任何人对其英雄事迹有所贬低或怀疑。

"如何开济手,寂寞向佳城。"

最后两句诗则显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无奈,诗人在思考着应该怎样去拯救国家、人民于水火之中,而内心又充满了对美好都城的向往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家或英雄形象的向往,以及对于当前时局的忧虑和期盼。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綵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0)

雪夜送海上人常州觐叔父上人殷仲文后

继世风流在,传心向一灯。

望云裁衲惯,玩雪步花能。

交战情忘久,销魂别未曾。

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

(0)

送陈秀才赴举

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

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

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

君实三楚秀,承家有清规。

(0)

月夜怀刘秀才

独夜相思但自劳,阮生吟罢梦云涛。

此时小定未禅寂,古塔月中松磬高。

(0)

诗·其二十四

一入双溪不计春,鍊暴黄精几许斤。

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

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

(0)

观元相公花饮

尺八调悲银字管,琵琶声送紫檀槽。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