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仙芳每避凡,托根长傍竹松岩。
那期野圃深随酒,可柰风花细扑衫。
斜日席移春欲透,步丛香起雪犹衔。
岁寒朋旧今何处,徙倚裁书手自缄。
闻说仙芳每避凡,托根长傍竹松岩。
那期野圃深随酒,可柰风花细扑衫。
斜日席移春欲透,步丛香起雪犹衔。
岁寒朋旧今何处,徙倚裁书手自缄。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梅下限韵作》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闻说仙芳每避凡”以传说中的梅花远离尘世,暗示其高洁品质。次句“托根长傍竹松岩”进一步强调了梅花选择在清冷环境生长,与竹松为伴,显其坚韧和孤傲。
“那期野圃深随酒”写诗人意外地在野外的园子里发现梅花,仿佛随着美酒的香气而来,增添了意外之喜。然而,“可柰风花细扑衫”又暗示了梅花花瓣轻盈,随风飘落,沾染衣襟,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斜日席移春欲透”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春天的气息透过梅花的芬芳愈发浓厚,而“步丛香起雪犹衔”则以雪比喻梅花,形象地表现了其洁白无瑕的特质。最后两句“岁寒朋旧今何处,徙倚裁书手自缄”,诗人感叹岁月流转,老友难觅,只能独自凭栏,写下此诗,寄托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借问中朝,谁得似、相公勋旧。
记前日、风云惨淡,雷霆奔走。
万里野烟空绿树,旌旗莫卷熊罢吼。
更挺身、飞出虎狼群,人能否。
元自有,谈天口。
初不负,经纶手。
更诗书万卷,文章星斗。
乐圣衔杯应暂耳,不妨桐院闲清书。
愿寿杯、青与北山松,俱长久。
三子追随,文笔峥嵘,相如上林。
正遥山雨过,岚光涌翠,平湖风起,天气行金。
老我何堪,颓然于上,得共停舟赏此音。
高歌罢,似千山月冷,万壑龙吟。
玻璃莫厌杯深。
尽尘土、机关苦用心。
对湖山如此,安能不醉,交亲知己,何处重寻。
慷慨中流,阑干拍遍,离合悲欢一古今。
明朝去,向滕王阁上,暮雨孤斟。
南国昼多雾,大是写真诗。
今年何许风色,吹作雪花飞。
人道使车刚节,我道使车和气,此语未应非。
簿案尽丛杂,梅竹复参差。
钓鱼君,今老矣,复何之。
人传日边消息,四海入皇威。
况是髯张癯霍,偶有相逢今日,时复吐奇辞。
朱子有佳酒,连为倒琼*。
玉峰千古高寒,浮花细叶难相称。
风流不减,谢家林下,蔼然辉映。
最□关心,岁时伏腊,频繁荐敬。
笑人间儿女,那知许事,空脂粉,香成阵。
惭愧儿郎草草,满金杯、绿浮春莹。
此心但愿,旁*亲旧,年年康胜。
一曲龙吟,又传佳话,尊前试听。
道期颐未劳,十年今日,再安排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