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二十四》
《诗·其二十四》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一入双溪不计春,鍊暴黄精几许斤。

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

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

(0)
翻译
一旦踏入双溪就忘却了春的更迭,炼制了多少斤暴晒的黄精。
石炉与石锅里频繁煮沸着仙药,陶土蒸锅长久蒸制出珍贵的香气。
谁会来到这幽深山谷中品尝仙食,独自在云水间生活不需他人陪伴。
期望延长寿命直到招手石召唤,此生栖息于此,终究不愿迈出山门半步。
注释
一入:一旦进入。
双溪:地名,这里泛指幽静的山谷中的两条溪流。
鍊暴:晾晒加工。
黄精:一种草本植物,传统中草药,被认为有滋补作用。
几许:多少。
炉灶:烹饪用的设施。
石锅:用石头制成的锅。
频煮沸:经常煮到沸腾。
土甑:用泥土制成的蒸锅。
久烝:长时间蒸煮。
气味珍:气味珍贵,指药膳的香气独特而珍贵。
谁来:有谁会来。
幽谷:幽深的山谷。
餐仙食:食用如同仙人般的食物,比喻修行人的清修饮食。
独向:独自面对。
云泉:云雾和泉水,代指自然清幽的环境。
更勿人:无需其他人的陪伴。
延龄:延长寿命。
寿尽:寿命终结。
招手石:传说中能预示某种信号或命运的石头,这里象征生命的终结召唤。
此栖:在这里居住。
终不出山门:最终也不愿意离开山中修行的地方,表示决心隐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人以“一入双溪不计春”开篇,表达了他对于时间流逝的漠视以及对自然界的融入。接下来,“鍊暴黄精几许斤”、“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三句,生动地描述了隐士炼丹求仙的场景和他对于纯净自然食物的追求。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以及他希望保持这种超然状态,不愿被打扰。最后,“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两句,隐含着诗人对长生不老和永恒宁静的向往,以及坚决留在山中不再回到尘世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热爱,以及他超脱红尘、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永恒的愿望。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湖上·其一

数点红春在杏梢,舞衣歌管醉兰桡。

水边折得新花朵,蝴蝶相随过彩桥。

(0)

湖上·其二

桥上红阑倚夕阳,东风吹送禁梅香。

王孙走马晴堤远,杨柳青青春草长。

(0)

晚兴·其二

塞北风寒雁字稀,群鸦日暮贴云飞。

画船皈后水天碧,隔岸钟声出翠微。

(0)

除夜

一年只有今宵在,心事悠悠陌上尘。

风雪闭门谁念旧,灯花独对未归人。

(0)

偈三首·其三

五更残月落,天晓白云飞。

分明目前事,不是目前机。

欲言言不及,林下却商量。

(0)

白马峰

湖外层峰泻危瀑,天际阴阴长寒木。

南北行人望莫穷,秋云一片横幽谷。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