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禅人散灰·其二》
《诸禅人散灰·其二》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俗寿五十有三,出家一十八夏。

平生行脚游方,多在盐城兴化。

最好不曾参禅,免见钻龟打瓦。

今朝子细看来,也好一场诘霸。

才公才公莫要怕,焦山布施你,一转古人话。

净裸裸,赤洒洒,南北东西没可把。

忽然撞著阎罗王,拈起拂子蓦口打。

(0)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探讨了人生与修行的主题。诗人以“俗寿五十有三,出家一十八夏”开篇,对比了世俗生活与出家修行的不同,暗示了对人生追求的反思。接着,“平生行脚游方,多在盐城兴化”描绘了诗人四处游历、寻求真理的生活状态。

“最好不曾参禅,免见钻龟打瓦”一句,以轻松的语气表达了对传统禅学实践的一种调侃,暗示了诗人对于直接体验和实践的重视,而非仅仅依赖于理论或仪式。接下来,“今朝子细看来,也好一场诘霸”则进一步强调了深入思考和辩论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勇于质疑和探索。

“才公才公莫要怕,焦山布施你,一转古人话”中,“焦山布施”可能是指某种精神上的给予或启示,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通过智慧和勇气来解决问题。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传承。

最后,“净裸裸,赤洒洒,南北东西没可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暗示了超越物质和形式束缚的精神追求。“忽然撞著阎罗王,拈起拂子蓦口打”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如何以智慧和勇气去应对,最终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人生、修行、智慧与勇气等主题,既富有哲理又不失幽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好事近

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

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

(0)

卜算子·其一梅

的皪数枝斜,冰雪萦馀态。

烛外尊前满眼春,风味年年在。

老去惜花深,醉里愁多㬠。

冷蕊孤芳底处愁,少个人人戴。

(0)

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于城西而独未暇载酒分付老拙其敢不承

关山往岁曾冰裂,跋马平坡千树雪。

疏枝冷蕊最撩人,雪后生香微带月。

醉中不数长短亭,狐裘拥鼻风前醒。

十年丧乱岂记忆,一见新诗心目惊。

平生公辈真豪友,意气相投共杯酒。

祇今流落天南端,怅望中原莫回首。

及身强健频看梅,此花到眼春光催。

玉人风味正清绝,但欠雪月相徘徊。

欲访城西寻醉语,竹篱茅舍知何许。

携壶藉草傥不嗔,便与此花长作主。

(0)

挽少师相国李公·其四

壮志深忧国,丹心笃爱君。

谤书兴众枉,谏疏在奇勋。

风咽梁溪水,山悲湛岘云。

空馀双舞鹤,鼓吹不堪闻。

(0)

拟归田园·其五

安得我辈人,一杯叙心曲。

肝胆已相知,吾事一生足。

长日何以消,忘言书一束。

夜阑相对语,松膏胜华烛。

衮衮不知眠,窗明天已旭。

(0)

松棚

炎炎暑气若为当,旋买松枝庇草堂。

一望翠阴何爽快,暂来吾室变清凉。

直疑仙去冰壶里,岂是生居汾水阳。

向晚薰风香入座,为君一再奏文王。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