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少师相国李公·其四》
《挽少师相国李公·其四》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壮志深忧国,丹心笃爱君。

谤书兴众枉,谏疏在奇勋。

风咽梁溪水,山悲湛岘云。

空馀双舞鹤,鼓吹不堪闻。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所作,名为《挽少师相国李公(其四)》。张元干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文学造诣,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本句中,“壮志深忧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和担忧,展现了他胸怀壮志、为国着想的情怀。“丹心笃爱君”则体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热爱,这里的“丹心”指的是真挚不渝的心志。接下来的“谤书兴众枉,谏疏在奇勋”描绘了一种文人受到诽谤、忠言难以得到采纳的情景。“谤书兴众枉”意味着错误的批评像书籍一样流传开来,而“谏疏在奇勋”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进谏能够被理解和记住,尽管这在当时可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下面的“风咽梁溪水,山悲湛岘云”则转向自然景物的描写,“风咽梁溪水”形象地表达了山间溪流在秋天萧瑟风中似乎有了哀伤之声,而“山悲湛岘云”则将山的悲凉与远处的云雾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忧虑的情绪。最后,“空馀双舞鹤,鼓吹不堪闻”通过描写鹤的舞动和不忍心听到的乐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以及对于那些华丽却虚伪的表演感到厌倦。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张元干深厚的爱国情怀、对君主的忠诚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途次书怀四首·其一

离村别业景清闲,活水萦回曲沼间。

薪木庭前应护惜,异时重访一房山。

(0)

南巡恭纪·其三

凤舸排如屋,龙驹驰若云。

毗陵初日上,锡麓夜钟闻。

万顷桑麻映,千村菽麦分。

不辞宵旰虑,民事及时勤。

(0)

三月十八日引疾南旋率成四律留别在滇诸同好·其一

荣枯出处总难同,梦幻都归一笑空。

不尽蛮烟兼瘴雨,相看社燕换秋鸿。

十年听鼓催头白,一路看花照眼红。

敢步休官洛社去,香山居士又坡翁。

(0)

寄畅园二首·其一

直似名山护,园林阅岁年。

松间穿片月,石上听飞泉。

雨霁千重画,云开一抹烟。

探幽花鸟外,习静好安禅。

(0)

兜率岩

绝巘群峰外,真如出世时。

烟光秋黯淡,江色夜迷离。

寺远残灯灭,山深僻路迟。

观身空相地,幻影复何之。

(0)

碧窗

一鹤清溪上,窗虚碧洞深。

竹梧交晚翠,松桧护春阴。

石度孤云影,琴留太古音。

南华糟粕在,谁识道人心。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