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空阔。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
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
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
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怕曲终人去彩云绝。
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
那堪绿毛幺凤,向苔枝、数声啼咽。
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
江皋空阔。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
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
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
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怕曲终人去彩云绝。
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
那堪绿毛幺凤,向苔枝、数声啼咽。
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
这首元代张翥的《孤鸾·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首先以“江皋空阔”起笔,展现出开阔的江边景色,随后点出轻风微雪,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寂和清新。仙女倚树的形象,衣着翠袖,暗示了冬日傍晚的寒意,她似乎在享受独自吹笛的乐趣,那份冰清玉洁的气质与梅花相映成趣。
“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描绘了笛声的旋律如同霓裳羽衣曲般悠扬,随着乐曲的结束,梅花瓣开始飘落,仿佛回应着音乐的节奏。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乐曲结束后仙女离去的担忧,担心她会消失在云端,留下无尽的思念。
“怕曲终人去彩云绝”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而“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想象即使在梦中也无法留住这份美好。画面中的绿毛幺凤在苔枝上哀鸣,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气氛。
最后,诗人以“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作结,暗示尽管仙女已经离去,但她的笛声和梅香仍留在人间,伴随着西山的斜月,给人留下深深的回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画面中仙女形象的深深眷恋和对艺术美的赞赏。
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
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
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
奇状出蔽蔓,胜概毕讨论。
沿崖百丈落,奔注当空翻。
下如散雨足,上拟屯云根。
变态凡几处,静神竟朝昏。
渴贤寄珠玉,受馥寻兰荪。
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
方思谢康乐,好事名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