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
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
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
奇状出蔽蔓,胜概毕讨论。
沿崖百丈落,奔注当空翻。
下如散雨足,上拟屯云根。
变态凡几处,静神竟朝昏。
渴贤寄珠玉,受馥寻兰荪。
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
方思谢康乐,好事名空存。
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
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
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
奇状出蔽蔓,胜概毕讨论。
沿崖百丈落,奔注当空翻。
下如散雨足,上拟屯云根。
变态凡几处,静神竟朝昏。
渴贤寄珠玉,受馥寻兰荪。
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
方思谢康乐,好事名空存。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自然景观,充满了神奇与古远之感。开篇“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两句,通过对古人的探寻和山水的美誉,设定了整个意境的基调。紧接着,“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透露出诗人对于这处仙境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之泉的惊讶与好奇。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古圣王大禹治水和轩辕(即轩辕黄帝)神话故事的敬仰,以及对这种自然奇观背后神秘力量的追寻。
“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观的繁盛,而“奇状出蔽蔓,胜概毕讨论”则是诗人对于这奇特景象的赞叹,它超越了一般的描述和讨论。
接下来的“沿崖百丈落,奔注当空翻。下如散雨足,上拟屯云根”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其气势磅磅,宛如天际云海相连。
“变态凡几处,静神竟朝昏”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象时内心的宁静与专注,而“渴贤寄珠玉,受馥寻兰荪”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礼物的交换,这里蕴含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沟通。
最后,“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方思谢康乐,好事名空存”几句,不仅描写了山中奇花异草,更寄托着诗人对于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希望这些美好的记忆能够长久保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高尚,以及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