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家山万里长,多年白骨委沙场。
游魂已逐边尘散,空有高台筑望乡。
一别家山万里长,多年白骨委沙场。
游魂已逐边尘散,空有高台筑望乡。
这首诗描绘了远离家乡、战死沙场的士兵形象,以及他们家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一别家山万里长”,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主人公与故乡的地理距离之遥,暗示了离别之痛。接着,“多年白骨委沙场”一句,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士兵们在战场上牺牲,化为白骨,长眠异乡。这种生死离别的场景,充满了悲壮和无奈。
“游魂已逐边尘散”,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荒凉与死亡的气息。士兵们的灵魂随着边疆的尘土飘散,仿佛连魂魄也无法逃脱战争的阴影。最后,“空有高台筑望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即使在高台上筑起望乡之台,也无法弥补与亲人相隔万里的遗憾,这种无法实现的思念之情,更加深了读者对战争残酷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战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楚天晚。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
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
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
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
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
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
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寒灯畔。
夜厌厌、凭何消遣。
寒谷长留□秋气,畅岩别是一壶天。
清风不断名犹在,还继宣尼出圣贤。
素节秋强半,嘉名久最宜。霜风簌簌下天涯。
幸有佳朋、何惜共登危。月窟诸仙子,天宫两白眉。
相逢不醉定无归。笑问黄花重约、是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