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才从草色生,管弦罗绮尽归城。
不应闲却孤山路,我自扶藜月下行。
暝色才从草色生,管弦罗绮尽归城。
不应闲却孤山路,我自扶藜月下行。
这首宋诗《湖堤晚行》是俞灏所作,描绘了傍晚时分湖堤上的景色和诗人的独行心境。首句“暝色才从草色生”,写出了天色渐暗,暮色刚刚从草地中显现出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次句“管弦罗绮尽归城”,通过“管弦”和“罗绮”这些富丽堂皇的意象,暗示白天的繁华与热闹随着夜幕降临而散去,只剩下城市的灯火。
“不应闲却孤山路”,诗人表达了对孤山路的惋惜,似乎在说这样的美景不应被夜晚的寂静所淹没,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我自扶藜月下行”,诗人以“扶藜”(手杖)和“月行”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独自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湖堤晚景的静谧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然。
芜城惹赋,金谷迷香,梦里旧游暗引。
飙轮掣电,逝水回澜,犹写落花馀韵。
记衰音、撩乱萦弦,琴心因谁绝轸。
半摺吟笺,箧底尘封重认。
还又仙都小寄,波腻风柔,琐窗人静。
云鬓荡影,缟袂兜春,沾遍杏烟樱粉。
最无端、艳冶年光,付与愁围病枕。
问怎把、永昼恹恹,艰难消尽。
记嬉春酒醒,有绝代、秾华初识。
怨风正狂,残妆欹翠羃。
零落谁惜,越见丰姿好,晓来清露,浥袖痕都湿。
强扶倭堕终无力,愁乱丝垂,红凝泪滴。
凄惶几回凭立,尽芳阑叩遍,幽恨无迹。
流光虚掷,又天涯远隔。往事如残梦,难再觅。
东园渐入丛碧,听杜鹃啼后,断无消息。
乘风愿、早输归翼。
空瘦损、去住春心应自,悔逢倾国。
轻阴乞、漫相云色。剩爇天、一寸寒香炷,成灰拚得。
江岸飞满流莺,甚催春归去,些儿容易。
都是寻常闲院落,日暖昏沉沉地。
春已无踪,玉人不管,一枕春眠腻。
空阶蝴蝶,两三飞过深翠。
正是故国归来,男儿也有几点伤心泪。
曾与寒梅期后约,辜负月中霜里。
记得深闺,那时帘底,悄影扶轻醉。
小栏红烛,照人愁坐无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