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变堂大令和前折梅联句并绘梅花横幅见赠赋谢》
《沈变堂大令和前折梅联句并绘梅花横幅见赠赋谢》全文
清 / 金武祥   形式: 古风

江边一树冲寒开,梅花闹处春风来。

官阁诗人动诗兴,可惜健步难移栽。

君作梅花诗,诗中能有画。

岂知能画如能诗,写上生绡逞奇怪。

墨痕枯瘦妙入神,逃禅老人身外身。

初疑月地堕香影,便与孤山娱好春。

一幅相遗趣横溢,细数枝南与枝北。

披图髣髴到江边,一笑相逢旧相识。

(0)
鉴赏

此诗《沈变堂大令和前折梅联句并绘梅花横幅见赠赋谢》由金武祥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梅花图景,以梅花为中心,巧妙地融入了春风、官阁诗人、健步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首句“江边一树冲寒开,梅花闹处春风来”,以“冲寒”二字点明梅花在严冬中傲然绽放的坚韧精神,同时通过“闹”字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盛开时的热闹景象,仿佛春天已经悄然来临。接着,“官阁诗人动诗兴,可惜健步难移栽”两句,将场景进一步扩展至官阁中的诗人,他们被这美景所激发,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但又感叹于梅花难以移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

后半部分“君作梅花诗,诗中能有画。岂知能画如能诗,写上生绡逞奇怪”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画合一的主题,指出画家不仅能够以诗的语言表达情感,还能以画的形式展现诗意,两者相得益彰,创造出超越寻常的美感。

“墨痕枯瘦妙入神,逃禅老人身外身”描绘了画家的技艺高超,其笔下的梅花虽枯瘦却神韵毕现,仿佛画家已将自己的精神融入作品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最后,“初疑月地堕香影,便与孤山娱好春”通过比喻手法,将梅花之美比作月光下的香影,与孤山的春色相映成趣,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高洁与春意盎然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对赠予者沈变堂的感激之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艺术创造的敬仰,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金武祥
朝代:清

金武祥(1841——1924)清末藏书家、诗人,原名则仁,字溎生,号粟香,又号菽香,别署一厈山人、水月主人等,江苏常州府江阴县(今江阴市)前周镇大岸村(现属璜土镇)人。江阴金氏明永乐年间由常州迁徙至江阴永陵乡。明启祯年间由大阚迁居大岸村。
猜你喜欢

同府尹李给事游上清宫

洛城二月春摇荡,桃李盛开如步障。

高花下花红相连,垂杨更出高花上。

闲陪大尹出都门,邙阜真宫共寻访。

不见翠华西幸时,临风尽日独惆怅。

(0)

对花吟

今年花似昔年开,今日人开昔日怀。

烦恼全无半搯子,喜欢长有百来车。

光阴已过意未过,齿发虽颓志未颓。

人问尧夫曾出否,答云方自洞天回。

(0)

老去吟·其二

行年六十有三岁,二十五年居洛阳。

林静城中得山景,池平坐上见江乡。

赏花长被杯盘苦,爱月屡为风露伤。

看了太平无限好,此身老去又何妨。

(0)

二月吟

林下故无知,唯知二月期。

酒尝新熟后,花赏半开时。

只有醺酣趣,殊无烂漫悲。

谁能将此景,长贮在心脾。

(0)

鹊桥仙·其三贺余察院生日

豸冠风采,绣衣声价,曾把经纶少试。

看看有诏日边来,便入侍、明光殿里。

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引玉尘沈醉。

好将三万六千场,自今日、从头数起。

(0)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

贵贱偶然,浑似随风帘幌,篱落飞花。

空使儿曹,马上羞面频遮。

向空江、谁捐玉佩,寄离恨、应折疏麻。暮云多。

佳人何处,数尽归鸦。侬家。

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抟沙。

往日曾论,渊明似胜卧龙些。

记从来、人生行乐,休更问、日饮亡何。快斟呵。

裁诗未稳,得酒良佳。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