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梧窗·其一》
《梧窗·其一》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夜半山风响翠梧,一窗皓月照琴书。

试将笔架山头屋,问有清幽似此无。

(0)
注释
夜半:深夜,半夜时分。
山风:山间的风。
翠梧:青翠的梧桐树。
皓月:明亮的满月。
琴书:琴和书,泛指文人雅事。
笔架:放置毛笔的架子,这里比喻小屋。
山头屋:山顶上的小屋。
清幽:清静而幽深。
翻译
半夜时分山中的风摇动着青翠的梧桐,一扇窗户映照着明亮的皓月,洒在琴和书上。
我试着将笔架比作山头的小屋,询问世间是否还有如此清静宁谧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文化气息的夜晚场景。"夜半山风响翠梧"一句,设定了深夜时分,远处山林间传来阵阵清风之声,而“翠梧”则是诗人对梧桐叶声音的形容词,既有着听觉上的享受,也体现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联系。紧接着,“一窗皓月照琴书”展示了室内的宁静与温馨,一轮明月透过窗棂,洒在诗人弹奏的琴瑟和散放在案几的书籍上,这既是视觉上的美好,也象征着文雅之士夜以继日的学问生活。

第三句“试将笔架山头屋”则展现了诗人的巧思与情趣,似乎在询问是否能把自己的笔架移置于远处山巅的茅屋中去,这里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超脱。

最后,“问有清幽似此无”则是诗人在追寻和探讨一种更为洁净与宁静的精神世界,通过询问是否还有比眼前这个夜晚更为清幽之处,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深处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不失优美,意境清新淡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书卷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旅舍读壁间诗和者四人皆以重阳为感何此时独多客游耶余过此于重阳亦近矣漫书二绝和之后之大夫君子亦将有感于斯言·其一

山村寥寂近重阳,挑逗诗肠与酒肠。

采菊盈襜旋弃掷,不因踪迹在他乡。

(0)

闻变·其二

朔雪炎天尽帝臣,都城金粟亦因陈。

不闻一矢能遗敌,敢谓中朝尚有人。

野树春残巢幕燕,鲜原日暮泣幽燐。

独凭沟壑酬君父,曾否当年悟徙薪。

(0)

九日限韵·其五

为客复悲秋,枯肠半已搜。

路歧犹怅罔,河上类旋抽。

命酒酤辞债,称诗律戒偷。

醉歌忘采菊,知是豫章不。

(0)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其八

湛湛苍梧水,朝宗去复回。

輶轩亲被命,影国为谁来。

使旨东西迕,高牙取次开。

深惭鲁连策,空复子山哀。

(0)

赣关接云淙老师手书兼闻大疏·其一

天造钟圣明,敷求极南海。

先皇留旧德,苍生望槐宰。

蹇蹇志匪他,忧国我心痗。

闻变已趣装,主恩况踰倍。

出处有大义,报称如靡逮。

新衔例有辞,良亦臣丹在。

小子庸何知,远咨及微猥。

途次奉诲言,跂予望风采。

叱驭正駪駪,云台方洒洒。

宏赞愿蚤闻,旂常炤千载。

(0)

拜水词

炎风吹日熨秋禾,拜水呼天咽浊河。

无计可令沟洫满,千人迸泪作滂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