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胡山》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胡山》全文
唐 / 储嗣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犬入五云音信绝,凤楼凝碧悄无声。

焚香古洞步虚夜,露湿松花空月明。

(0)
注释
犬:狗。
入:进入。
五云:五彩祥云。
音信:消息。
绝:断绝。
凤楼:凤凰楼。
凝碧:凝滞的绿色(形容楼体颜色深绿)。
悄无声:寂静无声。
焚香:焚烧香火。
古洞:古老的洞穴。
步虚夜:度过夜晚(道教术语,指修炼者在夜间行走以求仙道)。
露湿:露水打湿。
松花:松树的花朵(通常指松果)。
空月明:明亮的月色(空荡荡的,无人欣赏)。
翻译
狗儿消失在五彩祥云中,音讯全无,凤凰楼上的绿色凝滞了,静悄悄没有声音。
在古老的洞穴中焚烧香火,度过夜晚的虚无之境,月光下松花沾满了露水,空荡荡的只有明亮的月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犬入五云音信绝",设定了一个仙境般的地方,犬进入五彩云端,声音和消息都已断绝,仿佛隔绝了凡间的纷扰。"凤楼凝碧悄无声"则进一步描绘这个地方的静谧与神秘,凤楼是古代传说中仙界的建筑,这里凝聚着青碧色的气息,整个环境充满了宁静,没有任何声音打扰。

接下来的两句,则从动态描写转向静态。"焚香古洞步虚夜",诗人在一个古老的洞穴中焚烧着香料,在这个虚幻而又神秘的夜晚漫步。这不仅是在描绘环境,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表达,他可能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脱。"露湿松花空月明",露水浸润了松树上的花朵,清澈的月光洒落下来,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又不失宁静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和境界。

作者介绍

储嗣宗
朝代:唐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
猜你喜欢

王孝峙迁居

小屋容君住,迁期日日赊。

对门横一水,出汲有千家。

曲径通桥便,低檐避树斜。

著书傥有暇,移种故园花。

(0)

杪秋同诸君游石井山

绝巘攀跻外,苍茫秋色残。

云山千里出,烟树万家攒。

石转奔涛壮,天空落日寒。

扶桑一矫首,海气正漫漫。

(0)

雨后过王明府公署

岂谓金门客,能兼大隐名。

庭空歌鸟下,吏散酒人迎。

绿水新添砌,青山半入城。

还将江上楫,聊为采真行。

(0)

雪次关山

冻云天地合,飞雪暗孤城。

万壑泉流寂,千峰玉削成。

征夫各无语,班马不闻声。

惆怅一回首,萧条客路情。

(0)

绵山道中

昔贤栖隐地,两壁尽高山。

入夏风应凛,经春花未斑。

烟犹遗俗禁,庙许妒人还。

立马看唐碣,神林不可攀。

(0)

题汴山友人山居卷

早谢轺中贵,遥追谷口踪。

饮瓢清涧落,樵径白云封。

立久因调鹤,行迟为听松。

弁山青不断,日日待支筇。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