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谓金门客,能兼大隐名。
庭空歌鸟下,吏散酒人迎。
绿水新添砌,青山半入城。
还将江上楫,聊为采真行。
岂谓金门客,能兼大隐名。
庭空歌鸟下,吏散酒人迎。
绿水新添砌,青山半入城。
还将江上楫,聊为采真行。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访友的宁静与雅致。首句“岂谓金门客,能兼大隐名”以反问开篇,暗示访者虽身居高位(金门客),却心慕隐逸之乐,追求内心的平静。接着,“庭空歌鸟下,吏散酒人迎”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人家中环境的清幽与主人待客的热情,鸟儿在空旷的庭院中歌唱,官吏散去后,主人以酒相迎,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
“绿水新添砌,青山半入城”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之美,清澈的溪水环绕着庭院,青翠的山色仿佛与城市相接,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秀丽,也暗示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还将江上楫,聊为采真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打算像渔夫一样,借船行于江上,体验真正的自由与宁静,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访友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温馨、自然的美丽以及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生活艺术的独特追求。
镇日苦风掀,为予偶屏息。
江容狎可亲,面面揉蓝碧。
返照结寒姿,群峰纷向夕。
潜鳞同浴鹭,上下吹红沫。
忽焉矗若屏,两岸划千尺。
烟中不辨谁,鸦轧声相及。
排樯如芒柽,倚竿出楼脊。
人语喧覆舟,远渡归帆急。
何处白茫茫,愁来暂可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