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云天地合,飞雪暗孤城。
万壑泉流寂,千峰玉削成。
征夫各无语,班马不闻声。
惆怅一回首,萧条客路情。
冻云天地合,飞雪暗孤城。
万壑泉流寂,千峰玉削成。
征夫各无语,班马不闻声。
惆怅一回首,萧条客路情。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壮丽与孤寂之感。首句“冻云天地合”,以“冻云”喻指寒冷的云层,与大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片寒冷肃杀的氛围。接着“飞雪暗孤城”,雪花纷飞,遮蔽了远处的城郭,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幽暗和孤独。
“万壑泉流寂,千峰玉削成”两句,将视线转向山峦之间,万壑中泉水在雪后显得格外寂静,千峰被白雪覆盖,如同被削成的玉雕一般,展现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美。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征夫各无语,班马不闻声”则将视角转向行旅之人,无论是正在行走的士兵还是马匹,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仿佛连它们也无法表达对这雪景的感慨。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最后,“惆怅一回首,萧条客路情”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欣赏,另一方面则是对旅途的疲惫与孤独的感慨。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震撼,也有心灵上的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秋风凄已寒,蜀道阻且长。
虎狼伏原野,欲济川无梁。
客从何处来,云我之西方。
萧萧骕骦鸣,熠熠湛卢光。
昔时荣华地,今为争战场。
将军扬天戈,壮士发戎行。
江南有羁鸟,悠悠怀故乡。
驾言与子游,云天何茫茫。
夜枕回远梦,北窗觉微明。
遥知扶桑曲,万顷摇光晶。
江海已瀺灂,鱼龙俱震惊。
大哉阳德敏,顷刻周四溟。
天星黯馀照,林飙飒先声。
栖鸟不安巢,世务新营营。
阳德固主动,与物皆流行。
君子法天时,燕居尝夙兴。
流火感隙驹,翰音伺鸡鸣。
焚香奉真祠,篝衣寻六经。
夜气犹未晓,神观则愈清。
力省功或倍,心虚思弥精。
道要处戒定,自伐如刀兵。
书绅以自劝,因之遗友生。
客兴谓已旦,出视见落月。
瘦马入荒陂,霜花重如雪。
海风吹万里,两耳冻几脱。
岁晏已苦寒,近北尤凛洌。
况当清晓行,溯此原野阔。
笠飞带绕颈,指强不能结。
农家烟火微,炙手粗可热。
岂能迂我留,而就苟且活。
仰头视四宇,夜气亦渐豁。
苦心待正昼,白日想不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