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栖隐地,两壁尽高山。
入夏风应凛,经春花未斑。
烟犹遗俗禁,庙许妒人还。
立马看唐碣,神林不可攀。
昔贤栖隐地,两壁尽高山。
入夏风应凛,经春花未斑。
烟犹遗俗禁,庙许妒人还。
立马看唐碣,神林不可攀。
这首诗描绘了绵山道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首联“昔贤栖隐地,两壁尽高山”点明了绵山是古代贤士隐居的地方,两侧都是高耸的山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氛围。颔联“入夏风应凛,经春花未斑”则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绵山四季不同的风貌。夏季的凉风似乎预示着清冷,而春天的花朵却依然鲜艳,未被时间斑驳,寓意着绵山的永恒与美丽。
颈联“烟犹遗俗禁,庙许妒人还”进一步揭示了绵山的人文底蕴。这里的“烟”可能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也暗喻着历史的痕迹和传统的约束。“遗俗禁”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尊重与怀念,“庙许妒人还”则暗示了庙宇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寄托的场所,同时也可能蕴含着某种神秘或崇拜的情感。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展现了绵山独特的魅力。
尾联“立马看唐碣,神林不可攀”收束全诗,以“唐碣”这一历史遗迹作为焦点,强调了绵山不仅自然风光迷人,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神林不可攀”则可能是对某些神圣之地的敬畏,或是对探索未知的限制,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界限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绵山道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文化内涵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幅既壮丽又富含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沉淀。
晤言堪慰意,别语最关情。
老我春还暮,思君月共明。
丁宁期后会,容易即前程。
命驾何妨再,闻知四體轻。
庭空吏散无公事,一枕清风供午睡。
列仙之陬渺何许,化蝶翩翩可坐致。
梦中意行不识路,神前那有车乘坠。
立壁延缘萝蔓绿,滑径行视莓苔翠。
南游忽到九疑峰,竹痕班班湘娥泪。
箫韶声断苍梧云,石上虚馀千古意。
回镳斜经少昊墟,阆风县圃穷幽邃。
昆仑铜柱高隐天,河流九曲东南被。
高掌远蹠得我惊,二华巨灵留贔屭。
三拓却转问勾芒,首冠连鳌谁所置。
蓬莱浪自弱水隔,挽仰之间兴已寄。
传闻有枣大如瓜,一笑安期方指示。
恶风骤起吹船回,未悟此身在平地。
咚咚衙鼓忽惊觉,起业恰见群儿戏。
叠石亭前作假山,列嶂层峰生诡异。
有如中怒互拏攫,或似画眉相妩媚。
神獒狮子岂其朋,伏虎卧驼非若类。
珠屏九折地不惜,西柱一峰天所弃。
眼中乍见已堪赏,梦里曾游俱可志。
连筒灌水瀑泉飞,薄岸临坻盘石岿。
瓦盘拳石养菖蒲,小有仇池今见二。
乃知仙境只人间,跬步不移千里至。
向来封国在槐枝,我今此梦真相似。
要知万事孰非梦,何物世间能久嗜。
有人夜半欲移舟,读我此诗宁不愧。
《交韵汉老弟假山》【宋·虞俦】庭空吏散无公事,一枕清风供午睡。列仙之陬渺何许,化蝶翩翩可坐致。梦中意行不识路,神前那有车乘坠。立壁延缘萝蔓绿,滑径行视莓苔翠。南游忽到九疑峰,竹痕班班湘娥泪。箫韶声断苍梧云,石上虚馀千古意。回镳斜经少昊墟,阆风县圃穷幽邃。昆仑铜柱高隐天,河流九曲东南被。高掌远蹠得我惊,二华巨灵留贔屭。三拓却转问勾芒,首冠连鳌谁所置。蓬莱浪自弱水隔,挽仰之间兴已寄。传闻有枣大如瓜,一笑安期方指示。恶风骤起吹船回,未悟此身在平地。咚咚衙鼓忽惊觉,起业恰见群儿戏。叠石亭前作假山,列嶂层峰生诡异。有如中怒互拏攫,或似画眉相妩媚。神獒狮子岂其朋,伏虎卧驼非若类。珠屏九折地不惜,西柱一峰天所弃。眼中乍见已堪赏,梦里曾游俱可志。连筒灌水瀑泉飞,薄岸临坻盘石岿。瓦盘拳石养菖蒲,小有仇池今见二。乃知仙境只人间,跬步不移千里至。向来封国在槐枝,我今此梦真相似。要知万事孰非梦,何物世间能久嗜。有人夜半欲移舟,读我此诗宁不愧。
https://shici.929r.com/shici/H37a4Z3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