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初宵山月明,长松飗飗奏清声。
清声希微坐独听,援琴细意写得成。
调弦转轸声方起,忽觉松风生绕指。
更深鬼哭岩前云,夜半龙吟泽中水。
一弹一奏声缓促,有似松风时断续。
含商流徵清复哀,能使幽人听不足。
听不足,琴忽罢。
此时寂寂松无风,明月满天凉露下。
高堂初宵山月明,长松飗飗奏清声。
清声希微坐独听,援琴细意写得成。
调弦转轸声方起,忽觉松风生绕指。
更深鬼哭岩前云,夜半龙吟泽中水。
一弹一奏声缓促,有似松风时断续。
含商流徵清复哀,能使幽人听不足。
听不足,琴忽罢。
此时寂寂松无风,明月满天凉露下。
这首诗《风入松》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描绘了夜晚在高堂之上弹奏古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首句“高堂初宵山月明”描绘了夜晚月光如洗的高大厅堂景象,为整个场景奠定了静谧而明亮的基调。接着,“长松飗飗奏清声”以“长松”的形象引入音乐,仿佛那悠扬的琴声是由松树自身发出,营造出一种自然与音乐相融合的意境。
“清声希微坐独听,援琴细意写得成”描述了聆听者独自沉浸在音乐中的情景,以及演奏者精心创作音乐的过程,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专注与深思熟虑。
“调弦转轸声方起,忽觉松风生绕指”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动态变化,从调音开始,到音乐如同松风般环绕指尖,展现了音乐的流动性和生命力。
“更深鬼哭岩前云,夜半龙吟泽中水”运用象征手法,将音乐与自然界的声响相联系,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深远感,同时也暗示了音乐能够触及心灵深处,引发共鸣。
“一弹一奏声缓促,有似松风时断续”强调了音乐节奏的变化,既有缓慢的旋律,也有急促的节拍,如同松风时有时无,给人以丰富的听觉体验。
“含商流徵清复哀,能使幽人听不足”点明了音乐的情感色彩,既有清雅之音,也有哀婉之情,能够触动人心,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最后,“听不足,琴忽罢。此时寂寂松无风,明月满天凉露下”收束全诗,表达了音乐结束后的寂静与清凉,以及月光下的宁静氛围,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