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采芙蓉,因得直通理。
刊落支蔓烦,于以观太始。
尝闻十丈花,孤光映天地。
何以映天地,如船之藕是。
欲窥本来相,来照玉井水。
二子采芙蓉,因得直通理。
刊落支蔓烦,于以观太始。
尝闻十丈花,孤光映天地。
何以映天地,如船之藕是。
欲窥本来相,来照玉井水。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年轻人在采摘芙蓉花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花朵的自然形态,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刊落支蔓烦"象征着去除繁杂,追求事物的本质,"观太始"则表达了对宇宙起源和生命本源的探索。诗人以"十丈花"比喻芙蓉的硕大和光彩,"孤光映天地"形象地展示了其照亮世界的巨大能量,如同船只上的藕,虽出自淤泥却能承载并传递光明。
最后两句"欲窥本来相,来照玉井水"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诗人想要洞察事物本质的愿望,就像通过清澈如玉的井水来映照真实的自我或宇宙真理。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湛若水作为理学大家的深邃思想。
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
尚仿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
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
更何堪、雪涕读题诗,残碑打。黄龙指,金牌亚。
旌旆影,沧桑话。对苍烟落日,似闻叱咤。
气詟蛟鼍澜欲挽,悲生笳鼓民犹社。
抚长松、郁律认南枝,寒涛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