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南行晓出关,回瞻宫殿紫云间。
乡里那从枉道入,图书只载满船还。
百年艮岳尘飞海,八月胥涛雪涌山。
一到钱塘一怀古,鄂王坟下泪潺湲。
奉使南行晓出关,回瞻宫殿紫云间。
乡里那从枉道入,图书只载满船还。
百年艮岳尘飞海,八月胥涛雪涌山。
一到钱塘一怀古,鄂王坟下泪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奉命南行,清晨经过关卡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奉使南行晓出关”,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行程与时间,晨光初照,诗人踏上南行之路。接着,“回瞻宫殿紫云间”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皇宫的壮丽景象,紫云缭绕,仿佛仙境一般,既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
“乡里那从枉道入,图书只载满船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不愿意绕路而行,而是希望满载图书返回,体现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家乡的思念。
“百年艮岳尘飞海,八月胥涛雪涌山。”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上的艮岳(北宋皇家园林)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比较,通过“尘飞海”与“雪涌山”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一到钱塘一怀古,鄂王坟下泪潺湲。”诗人到达钱塘后,不禁回忆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岳飞(鄂王),在岳飞墓前流下了泪水,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南行途中对过往的回忆、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缅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东风作意酿轻寒,帘外谢池春晓。
香雪枝头剩多少。
一分是病,三分是恨,瘦得诗难肖。
情脉脉,思冥冥,自将疏影怜清沼。
长记乍相逢,生怕朝云去时早。
参横月落,几曲阑干,处处思量到。
问青溪流梦去谁边,争留得、闲愁共波绕。
撇不下,一幅罗浮春恨稿。
看天街、嫩凉如水,知它今夕何夕。
曲终酒醒人归去,怎遣者番岑寂。
愁默默,但屈指连宵、不鼓云和瑟。病怀碎积。
叹心似回潮,身同残烛,百感正交集。
红楼外,猛地谁家倚笛。一声声又悽恻。
故园杨柳依然在,报甚秋风消息。灯半壁。
偏照得、纱幮有梦难寻觅。
窗儿渐黑,早月堕回廊,钟敲远寺,满院晓烟碧。
冷消息。到晓露墙根,晚烟篱隙。
正绣衾梦断,豆花又风急。
残灯窗里明还暗,月在窗前白。
忽惊猜、巷北街西,那家宵绩。何日便成匹。
怪响引丝长,缓怜丝涩。静夜寒闺,幽韵杂刀尺。
乱愁谁漾千千缕,争把秋心织。
便无愁,也自听它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