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共元戎出塞垣,生擒番将向乌桓。
如今老去谁终惠,独对西风瘦骨寒。
曾共元戎出塞垣,生擒番将向乌桓。
如今老去谁终惠,独对西风瘦骨寒。
这首诗《瘦马》由元代诗人郑允端所作,通过“瘦马”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首句“曾共元戎出塞垣”,描绘了诗人曾经与军队一同出征边疆的情景,暗示了其过往的军旅生涯。接着,“生擒番将向乌桓”,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英勇作战、立下战功的经历,其中“番将”和“乌桓”分别指代敌方将领和地域,体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荣耀。
然而,诗的后两句转向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反思。“如今老去谁终惠”,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已成过去,诗人或许在思考自己晚年的生活状态与社会地位。这里的“终惠”可以理解为最终的恩赐或待遇,暗含了对人生际遇变迁的感慨。
最后,“独对西风瘦骨寒”以“瘦马”自比,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面对岁月沧桑、孤独无依的形象。西风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寓意着环境的艰苦与人生的不易。瘦骨寒则直接描绘了诗人身体的消瘦和内心的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年华逝去、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瘦马”的意象,巧妙地融合了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与当前落寞的深刻对比,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暮春天早热,邑居苦嚣烦。
言从君子乐,乐彼李氏园。
园中有草堂,池引泾水泉。
开户西北望,远见嵯峨山。
借问主人翁,北州佐戎轩。
仆夫守旧宅,为客侍华筵。
高怀有馀兴,竹树芳且鲜。
倾我所持觞,尽日共留连。
疏拙不偶俗,常喜形体闲。
况来幽栖地,能不重叹言。
桂楫彩为衣,行当令节归。
夕潮迷浦远,昼雨见人稀。
野芰到时熟,江鸥泊处飞。
离琴一奏罢,山雨霭馀晖。
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
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
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
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
仗前花待发,旂处柳疑新。
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
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沈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