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门风累世修,帝恩旌表耀南州。
藏书不特延多士,贡币仍闻亚列侯。
高阁声寒慈竹雨,小池香老瑞莲秋。
人来辱示朝贤什,吟咏浑消万斛愁。
孝义门风累世修,帝恩旌表耀南州。
藏书不特延多士,贡币仍闻亚列侯。
高阁声寒慈竹雨,小池香老瑞莲秋。
人来辱示朝贤什,吟咏浑消万斛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化教育的图景,通过对华林书院的赞美,反映出作者对传统学术和儒家孝道的重视。
“孝义门风累世修”一句,表明华林书院不仅是学习之地,更承载着孝道的传统精神,这种精神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帝恩旌表耀南州"则显示出皇家的恩惠和认可,让这所书院在南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的“藏书不特延多士,贡币仍闻亚列侯”两句,强调了书院的学术氛围,不仅藏书丰富,还吸引了许多士人前来学习。"贡币仍闻亚列侯"表明这所书院甚至与朝廷有着直接的联系,显示出其在当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高阁声寒慈竹雨,小池香老瑞莲秋”两句则描绘了书院内外的景象。高阁下传来的是清冷的声音,而慈爱的竹叶间滴落着细雨;小池边,花开得很晚,但却散发出宜人的香气,伴随着秋天的到来。
最后,“人来辱示朝贤什,吟咏浑消万斛愁”则表达了作者对书院中师生交流的赞赏。人们相聚在这里,不仅学习儒家经典,还能互相启发,共同解决心中的困惑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华林书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尊崇,以及对知识分子之间交流与学习氛围的向往。
涧边芳草连天碧,山下锦涛无丈尺。
莺稀燕少蝶未知,蜜意寻芳与谁惜。
我有春情方似织,万绪千头难求觅。
富贵荣华不早来,眼前光景空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