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三千不可闻,彤墀诸草似刘蕡。
莫嗟起部官犹左,尺疏公田赖有君。
礼乐三千不可闻,彤墀诸草似刘蕡。
莫嗟起部官犹左,尺疏公田赖有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区仕衡的作品,名为《酬吕监簿叔朝垂示试草》。从这短短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古代礼乐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功业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礼乐三千不可闻”表达了诗人对于已经失传的古代礼乐文化的无限惆怅。这里的“三千”是泛指,代表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在古代中国,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丧失意味着一种文化传统的断裂。
紧接着,“彤墀诸草似刘蕡”则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彤墀”指的是宫殿前的广场,而“诸草”则是生长在这里的各种野草。诗人用“似刘蕡”来形容这些野草,它们蓬勃而茂盛,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力。
第三句“莫嗟起部官犹左”透露出诗人的某种无奈情绪。“莫嗟”意味着不必叹息,“起部官”指的是升迁为官,但“犹左”则表明这种提升并没有带来实质的改变。这里可能隐含着对朝政、官场的一种讽刺。
最后一句“尺疏公田赖有君”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依赖。“尺疏”指的是简单的耕作,“公田”是公地或公共耕种之田,而“赖有君”表达了对某位君子的依赖,可能是指诗人的友人吕蒙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礼乐文化的怀念和对个人功业的反思,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
句觅囊中锦,诗裁笔里花。
但将声应钵,莫以足添蛇。
一字推敲细,千秋事业赊。
词坛今屈指,南北几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