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始一男,心亦颇自娱。
生来岁未周,奄然却归无。
裸送不以衣,瘗埋于中衢。
乳母抱出门,所生亦随呼。
婴孩无哭仪,礼经不可踰。
亲戚相问时,抑悲空叹吁。
襁褓在旧床,每见立踟蹰。
静思益伤情,畏老为独夫。
年长始一男,心亦颇自娱。
生来岁未周,奄然却归无。
裸送不以衣,瘗埋于中衢。
乳母抱出门,所生亦随呼。
婴孩无哭仪,礼经不可踰。
亲戚相问时,抑悲空叹吁。
襁褓在旧床,每见立踟蹰。
静思益伤情,畏老为独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男子在失去亲生儿子后的哀伤情感。开篇“年长始一男,心亦颇自娱”表明年轻父亲对新生的儿子的喜悦,但紧接着的“生来岁未周,奄然却归无”揭示了孩子早逝的事实,给人以沉痛的打击。诗中的“裸送不以衣,瘗埋于中衢”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贫困与悲凉,儿子的遗体甚至无法得到妥善的安葬,只能匆忙埋在街道之下。
乳母抱出门,所生亦随呼”表现了孩子的无辜和生灵的脆弱。婴孩尚未有哭泣的仪态,便已经离开人世,这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悲凉。而“礼经不可踰”则是对传统礼仪之重视与遵守的强调,即便是在极度哀伤中,也无法违背古代对于丧事的礼节。
亲戚之间相互安慰时,父亲的心情仍旧是抑制不住的悲痛,只能空自叹息。最后,“襁褓在旧床,每见立踟蹰”和“静思益伤情,畏老为独夫”则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仍存留着痕迹,每每看到便不禁心生悲痛,对于自己将来成为孤独的老人更是充满了恐惧。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事实叙述,展现了父亲对失去孩子深切的哀伤之情,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力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