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惠雅上人西游》
《送惠雅上人西游》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

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uìshàngrén西yóu
táng / zhūqìng

sēngwǎngshuí
xīngyuǎnchángliánchánkěnfèishī

wàngyúnhuíwǎnwèijiǎngdàochéngchí
háixiǎngānyìngdānghòuxiàshí

翻译
一位僧人独自前往五湖,这次出行期待与谁相约。
他兴致高昂,常常怜爱白鹤,禅修之余也不忘写诗吟咏。
傍晚时分,他望着白云归寺,讲解佛法直到进城的时间都推后了。
他还怀念那段静心修行的日子,那时正值夏天之后的时节。
注释
五湖:泛指各地湖泊。
僧:出家修行的佛教徒。
期:约定。
鹤:象征高洁,常用于表达清高或隐逸之情。
禅馀:禅修之后的闲暇时光。
讲:讲解佛法。
迟:推迟。
安居日:佛教术语,指僧侣在特定季节中的静修期。
后夏时:夏季之后的时令,可能指秋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送惠雅上人西游》,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和对远行者离别之感。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这两句写出了僧人的孤独旅程,没有特定的约会对象,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修行生活。

"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作者常因远行而感慨,对高飞的鹤有所寄托,而禅思中的僧人也不会荒废诗意,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理解和赞美。

"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 这里写的是僧人望着云彩回到寺庙的景象,因为要去城中讲经,所以行动上略显迟缓。

"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夏日安然居住,这是对僧人的善良祝福,也反映出诗人对僧人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淡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人行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意和友好的送别之情。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题临川孝义寺壁二首·其一

秋风袅袅转庭梧,客梦初惊一鸟呼。

拣尽寒枝栖不稳,独行残夜影同孤。

(0)

句·其二

易照水姿容,非复我登楼。

(0)

曹夫人牧羊图

日长永巷车音细,插竹洒盐纷妒恃。

美人零落泾水寒,两鬓风鬟一挥涕。

柔毛??与人群,儿女恩怨徒纷纷。

洞房那复知许事,但画远牧连空云。

槲叶飘萧晚风劲,羖䍽相追寒鹊并。

短童何处沙草深,族走群飞各天性。

向来鞍马曹将军,文采班班今尚存。

林下夫人更超绝,新图不作五花文。

(0)

伯时四骑

弱毫寸纸有馀地,如见天闲八尺龙。

坐想时危真致此,两军旗鼓噪西风。

(0)

书中贵人扇

天边一线征鸿没,山色浅深墨未匀。

别浦渔舟待归去,夕阳渡口两三人。

(0)

惠端琴铭

大江之西,卢水之阴。有三昧手,斲无量音。

震动法窟,是为老端之琴。

盖尝求师于海中,登蓬莱阆风之岑,听海水林木之萧森。

采枯桐以寄其妙绝,信哉点瓦砾而成金。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