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游甘露寺》
《重游甘露寺》全文
明 / 杨一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已办登临罢远游,倦知吾土故多幽。

渡江形胜诸山小,到海风烟一目收。

晴影抱楼僧寺午,寒声飞雨钓岩秋。

沧波滚滚何时定,赢得丹心伴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一清所作的《重游甘露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甘露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与感慨。

首联“已办登临罢远游,倦知吾土故多幽”表达了诗人结束长途跋涉,回归故土的疲惫与满足之情。这里的“吾土”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更蕴含着对家乡深厚的情感。“故多幽”则暗示了故乡的宁静与深邃,让诗人感到心灵的慰藉。

颔联“渡江形胜诸山小,到海风烟一目收”描绘了诗人渡过江河,到达海边时的壮丽景象。江河的壮阔与山岳的渺小形成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浩瀚。而“到海风烟一目收”则展现了诗人站在海边,将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的豪迈与满足。

颈联“晴影抱楼僧寺午,寒声飞雨钓岩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游览寺院时的场景。晴朗的阳光下,寺院的楼阁被光影拥抱,时间仿佛静止;秋日的寒风中,雨水在岩石上飞溅,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沧波滚滚何时定,赢得丹心伴白头”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面对滚滚的江水,诗人不禁思考生命的归宿与意义。然而,在这样的感慨中,诗人并未失去希望,他以“丹心”自许,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依然保持着赤诚之心,追求心中的理想与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一清
朝代:明

( 1454—1530)镇江府丹徒人,祖籍云南安宁。字应宁,号邃庵。成化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弘治时巡抚陕西,留意边事,严禁奸民以私茶易马,选卒练兵,加强武备。武宗即位,命为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后以忤刘瑾去官。安化王朱真璠叛,复起清为总制三边军务,讨平之。与张永合谋诛瑾,擢户部尚书,寻迁吏部,入参机务。嘉靖三年调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再掌三边总制。寻继费宏为内阁首辅。后遭张聪诬陷,落职,疽发背死。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
猜你喜欢

赋何仲敏小蓬瀛

特地去人远,绕亭教水环。

眼前今有此,海上更无山。

风月随时好,琴书尽日閒。

方今重文馆,勿久恋人间。

(0)

赋欧阳道士舞仙

博山烟烬夜三更,万籁声沉月一庭。

拂拭琴床弹古调,松梢鹤睡洒然醒。

(0)

诉衷情令.送李状元三首·其二

龙头一语定闽山。黄色上眉间。

诏书促归金阙,玉带侍天颜。拢象板,亸宫鬟。

唱阳关。从容禁闼,若念林泉,应寄书还。

(0)

无题

风行水上偶成文,暖入园林自在春。

换国虽工非我有,呕心得句为谁珍。

三生戒老诗堪画,千古长庚笔有神。

不用临风叹奔逸,箪瓢一笑舜何人。

(0)

客信丰寄刘起潜·其四

岭南咫尺莫如虔,和暖严寒别有天。

一夜诗魂清到骨,晓霜封却钓鱼船。

(0)

呈立斋先生

童牙苦呫毕,嚼瓜灯烬烂。

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

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

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